下载APP
扫码下载品观APP,
与化妆品产业一同进化!
搜索

揭秘中国化妆品牌12大“骗人”套路 知道真相后我哭了

品牌 品观君 品观APP ·  2018-06-01
宣传化妆品,比的就是艺高人胆大。

化妆品骗局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化妆品品牌间的广告大战也日益激烈,为推销产品,不少广告用语夸张,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思。

“三天美白”、“一次见效”、“青春永驻”……这些化妆品广告语,想必你一定不陌生,暂且不管产品有没有这个功效,但这是许多化妆品牌常见的宣传套路;甚至一些颇为“巧妙”的宣传能让化妆品行业的老司机都被蒙蔽。

所以今天,品观君就来讲讲本土化妆品公司的宣称有哪些“骗人”手法。

01、用一些夸大的数字暗示产品高浓度

如果你经常买各种护肤品,那你可能常常看到这些字样:“6000公升矿泉精粹”、“3000万个水分子”…… 这堆数据目的是宣传产品的成分独特、超高浓度、性价比王。

但实际上这是偷换概念,首先,“矿泉精粹”、“凝水因子”这些东西具体是什么?全都语焉不详。其次,这种广告只是利用了我们对巨大数字的畏惧感,让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很好很强大。

打个比方说,18g的水含有6.02×10²³个水分子;那么“3000万个水分子”是多少呢?1g水都不到,根本不值一提。

02、用明确的使用时间承诺产品效果

某本土知名牙膏品牌曾经有一句宣传文案,“只需要一天,牙齿就真的白了”,最后该品牌因为虚假宣称被罚,当时还创下了中国化妆品史上最大的一笔罚款。

不过,这笔罚单并没有让中国化妆品牌引以为戒,市场上依旧冒出来很多类似的宣传:

“肌肤15倍透亮白皙,7天后奇迹般呈现亮白光采”;

“一周美白宛若新生”;

“20天抚平皱纹”。

这类的宣传语貌似是对产品功效很自信,但其实是毫无底线的虚假宣传,你想想7天换张脸的时间都跟品观君割阑尾的恢复期一样,那一个月可以脱胎换骨了呀。

03、用一些很牛逼的称号宣传品牌概念

在化妆品宣传中,最拙劣的文案是下面这几种:

一个做彩妆的品牌,给自己定位叫“宇宙高街二次元潮流彩妆先锋品牌”;

做保湿的,喜欢给自己定位叫“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深海海泥保湿第一品牌”

做法式进口品的,喜欢说自己是“法兰西戛纳轻奢贵妇品牌,路易十六的夫人的挚爱”。

先不说这个做彩妆的,中国二次元还不够,还要做宇宙二次元,概念一听就是虚无缥缈;还有那个法式进口品,路易十六的夫人都上断头台200多年了,它的品牌历史50年都不到,是怎么成为“最爱”的?

美白

04、说产品里添加了“很难获取”的原料

有一个产品手册这样宣传自己:“在太平洋墨西哥沿岸,海平面3000米以下的深海之处,遍布着很多海底火山,绿茶的生物学家们惊奇地发现,在这些极度高温、含氧量极低的火山口附近,竟有微生物在不停地进行生物合成。它们与极端恶劣的环境对抗而存活,是当之无愧的深海‘生存因子’!”

这里面说的南极深海进口原料很高大上对不对?但其实品观君去查了下,这个化妆品都没有通过国产化妆品成分备案。当真是忽悠人不要命。

05、直接拿基因说事

有一些产品直接以含有细胞生长因子为卖点。比如说“能够通过修复基因达到美容抗衰老的作用,提高基因活力,刺激细胞再生,再造皮肤蛋白质”;“促进细胞更新,并保护细胞核及线粒体DNA,帮助保持肌肤健康的酸碱值”。

这样宣传很容易误导消费者“产品能够修复DNA”,但实际上,专业医师解释说,DNA的修复是细胞中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的过程,因此,它不会因为皮肤表面涂抹了什么化学品而发生改变,并且修复基因类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并不能改变基因的本质使其重生。

也就是说,DNA的确有修复,但不是因为化妆品,但很多化妆品牌就把这个作用说成产品的功劳。

06、用成分功效误导为产品的功效

有一些主打植物概念的本土化妆品经常是这样宣传的,“特别添加具有舒缓作用的洋甘菊,轻柔呵护肌肤”。

这里有个坑:“洋甘菊是有舒缓作用没错,但如果添加量太低是没有舒缓效果的。所以即使添加了洋甘菊,也并不代表这个产品具有舒缓作用。”但是这个一般的消费者是无法辨别的,恐怕只有化妆品研发专家才知道到底添加了多少含量才真正有效。

所以,如果碰到以成分功效为宣传卖点的产品,消费者心里要有一杆秤。

07、用一些夸张用语或者学术性词语

一些本土化妆品牌使用“最高 、最大 、最强、极致 、极限、强效、强力、特效、高效、全效、全方位、全面升级、消除、彻底祛除……”这类词语的产品宣传,因为这类文案能够刺激消费者,瞬间在竞品中脱颖而出。

但实际上这属于违禁词汇,被化妆品广告法明确禁止使用的;不仅如此,产品宣称里所谓的“最高”、“最强”并没有证据做支撑,中国的化妆品千千万,一个产品凭什么说自己就是“最强”、“最高”呢?即使是质检局都无法证明,当真是忽悠起来不要命!

08、用“帮助”“致力于”等词汇弱化效果

既然说到一些很牛、很高大上、太好的词语,通常被禁止使用。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本土化妆品牌能够通过一些手段主动弱化效果。

例如:“致力于做最专业的敏感肌护理品牌”、“帮助解决肌肤困倦感”,等等。

看看多聪明!“最”这个词是绝对化用语,广告法禁止使用,所以利用了一个词“致力于”,对外说的是:“这是目标,不是说现在就是”,连工商局都拿它没办法。

09、用明确的数字呈现前后效果对比

某产品宣传“4倍的植物细胞能量”,但谁知道细胞能量是什么呢?而且还有4倍。

但实际的真相是 “这个4倍指的是较第一代相比的植物干细胞含量”。但是,如果上一代产品中的添加量是0.001%,这一代产品中添加量是0.004%,而此原料最低有效用量是1%,这种宣称会有意义吗?

既然说到数字套路,品观君再给大家揭秘一个地方,“某产品宣称自己活性成分含量高达42%”,听起来是不是很有功效,但你知道为什么是“42%”吗!

“产品总计含有35个成分,其中15个是活性成分,所以活性含量高达42%”,这个公式牛不牛?

彩妆

10、用医学性词语暗示煽动

某本土品牌紧颜修护系列宣传介绍,“触肤瞬间,即刻体验提升效果。脸部轮廓有如经过重塑,有效拉提19%,紧致效果明显可见,看起来更年轻。由内而外,重拾完美轮廓。”

仔细看看文案里的“重塑,拉提”是不是都带有医学性的煽动性?但是一般不仔细看发现不了。还有一些更直接的:

“56天对抗‘地心引力’,塑造无暇紧致小脸”;

“精准紧塑轮廓、多角度打造紧致小脸”;

“媲美微整形手术的抗皱效果”、“挑战微整形术,28天无龄抗皱”。

你就说厉不厉害,牛顿都对抗不了的地心引力,这款产品可以!

11、使用万能的注释符

万能的注释符是指产品宣传标语的小符号,能让品牌商干很多事情,而且符号处的说明藏在外包装比较隐蔽的位置,消费者稍不留心就会忽略。

比如某洗发水产品名写着是:"宇婷黑亮*护养洗发水",很多人买的时候看到”黑亮“这个词,会认为是洗发头后会白发或灰头发越洗越黑!

但是“黑亮上面写着个大星号,”背面有这个注释符的含义:“指令黑发更显亮泽”。也就是说让黑发变亮?!excuse me,你在开我玩笑吗。

12、产品注册名与功效混合打包式忽悠

有一款产品名就叫做”透明质酸72h护发膜”,按正常逻辑,在产品名后面显眼地写着72h, 消费者都会下意识地想到这指的是72小时的产品效果。

但是到产品背面一看,其解释是:“72h指对产品的建议的洗发频率”,其实是告诉消费者,要每72小时也就是每3天使用一次这个产品。每三天洗一次头,这还用你说么?

跟这个72h一个套路的,还有一个“三分钟奇迹润发乳”,真的很过分,居然告诉我这个三分钟不是指功效,而是注册产品名就叫“三分钟奇迹”!欺负我读书少。

以上这12种常见的手段,都是化妆品公司在产品宣传中聪明地误导消费者的情况。虽然有一些已经被机智的消费者识破,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宣称“欺骗”的手法非常隐蔽,稍不留神就会中招,你被骗了之后它们还能义正言辞地说,“我没有欺骗你,是你自己没有看仔细。”

美容不易,且行且珍惜!

【版权提示】未经授权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复制、重制或通过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内容。如需授权,请发送需求至meiti@pinguan.com。
傅子翀甄济超董海涛马志勇张青康张青康小5秦亮臣花立强王宁...   等12066人看过此文章

参与评论(0)

登录后参加评论
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发表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

最新会议

全部会议

2024CiE美妆巡展·福州站

2024/05/29-29

福州闽江世纪金源大饭店

广告
品观APP
  • 品观新闻
  • 品观找货
  • 品观知识
下载品观APP,与化妆品产业一同进化!
广告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9 品观科技版权所有 / 鄂ICP备17026809号-1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33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