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由品观网(pinguan.com)主办、赫拉HOLA年度主赞助的中国化妆品零售峰会(昆明站)开幕。来自尼尔森市场研究有限公司的黄琼为大家带来了《互联消费时代的中国个护市场》主题演讲。
据悉,尼尔森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资讯和洞察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资讯和分析服务的提供者,在全球超过100个国家提供市场动态、消费者行为、传统和新兴媒体监测及分析。
此次参会,黄琼以尼尔森的数据调研为基础,为大家带来了关于互联网时代,中国个护市场发展的相关资讯。
了解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
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持续维持在高位。数据显示,加速增长的消费意愿使消费者信心指数维持在高位。
通过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消费者信心指数基本上与GDP的发展轨迹相契合,从2014年至2016年,GDP增长率从7.4%下滑到了6.7%,消费者消费信心指数也随之略有下滑。
而消费者信心指数的构成又来自于“就业预期”“个人经济情况”“消费意愿”三个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就业预期与经济情况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消费者消费意愿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
背后的原因,黄琼认为有两点:一个是普遍来说个人支配财富的不断累积与增加——相比2015年,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8.4%。
第二,高收入家庭的规模的扩大,使得他们有实力去支撑品质生活的需求——家庭年收入超过5万美金的高收入家庭数在2016年已经达到了7715000户,预计2018年将达到11609000户,增速高达29%。
黄琼提到,新一代“互联消费者”的显著特点是年龄更小,收入更高。
一方面,互联买家的平均年龄,比常规消费者年轻5岁。另一方面,他们多属于中产阶级,数据统计显示,互联买家的家庭年均收入比常规消费者高出52%。
“他们是消费升级的有力促动者。”黄琼表示,“代表中国最为现代的消费者,将贡献接下来十年80%的消费增长,到2025年前,互联买家可贡献额外2亿消费总量。”
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消费者乐于筛选最佳商品。
一个有趣的数据显示,2015—2016年厂商份额图显示,大型外资份额出现降低,年销售额超过10亿的元的中型厂商,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厂家,份额都出现增加,与此同时品牌数也在增加,这说明互联时代的消费者更乐于去寻找,去尝试更多的商品。
怎样满足消费者产品需求?
中国消费者是很爱面子的。尼尔森数据研究提供的个护品类销售额重要性及增幅表显示,两位数增长的品类基本上都有关于“面部”。
这说明,消费者愿意为“面子”买单。
那要怎样满足消费者的产品需求?黄琼提到了“品质生活”的概念。
品质生活第一点是享受便利。在产品层面,便是通过功能的融合触达细分消费者的一站式需求。相关数据显示,保湿+防晒+抗老产品的增幅达到了46%。洁面+卸妆+保湿的复合功能型产品增长超过了32%。这都超过了单一功能型产品或者少量功能组合产品的平均增速。
其次,是享受舒适休闲。最直观的是体感舒适,带来产品形态的革新。例如最近极薄卫生巾30%的涨幅和裤型卫生巾61%的涨幅,就远高于卫生巾整体市场2%的涨幅。
其三,美丽的基础来自于满足安全健康的需求。这在无硅洗发水增幅达43%,生姜洗发水增长53%、酵素面膜增长68%等等数据中得到佐证。
如何抓住线上线下的机会?
“消费者购物目的的多样化带来渠道的分散化,渠道必须取长补短。”黄琼表示。
数据显示,每个消费者在过去12个月光顾过的渠道数量达到2.63个,这说明消费者的不同目的的购物行为分散在多个渠道中。
线上来看,随着消费闭环在线上的逐渐完善,电商渗透率在不断上升。
电商渗透的同时,也给小众产品和细分产品带来了触达目标消费者的机会。数据显示,在线上购买小众品牌的消费者占比达到51%,作为对比,线下这个数据只有不到4%。
线下如何在线上强势之时发现新机会?黄琼表示,线下需要向线上学习弥补短处,将最流行的产品引入线下抢占消费者的钱包。
根据尼尔森数据显示,消费者在线下购物的频次稳定但购买金额仍有上升空间。而且61%的消费者在线下购物时超过了预算,这说明线下仍可争取较大的销售空间。
如何挖掘线下潜力?借助新技术和O2O强化线上线下零售商的专业和体验的优势变得十分重要。
黄琼提到,一方面,线下门店可以使用科技元素强化实体店内购物的出色体验,另一方面,可以用O2O的形式发挥门店的专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