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23日,由品观网(pinguan.com)主办,环亚集团美肤宝总冠名的2017(第十届)中国化妆品大会将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主题是“理性驱动的中国精神”,品观网(pinguan.com)特别邀请了多位行业嘉宾一起探讨主题。以下是比度克副总裁邵泽芳解读本届大会主题的采访原文:
品观网:本届大会主题为“理性驱动的中国精神”,您怎么理解这个主题?
邵泽芳:关于“理性驱动的中国精神”,个人认为是中国社会现阶段发展状态的一个体现,以及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
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国打破了原有的固步自封,也意识到以前对国外事物看法的盲目,无论是排外还是媚外。中国企业开始趋于理性。
而中国精神在中国社会从来不缺,它是民族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可单单“理性”或者单有“中国精神”,都不足以推动中国快速发展。
不谈社会制度方面,就目前中国的国情,的确有相当一部分的品牌或产品不如某些外国品牌和产品,如果纯粹理性,那很多民族品牌和产品将会被摒弃从而失去了壮大的机会;如果一味地固守“中国精神”,那不言而喻,相当一部分民族品牌很可能会盲目自夸而最终沦为井底之蛙。
所以,只有秉着理性驱动的中国精神,直面民族品牌和产品与国外优秀品牌和产品的差距,取长补短,不离不弃,才能让民族品牌和产品强势立足于世界。
品观网:中国企业/中国品牌在当前中国和全球化妆品市场处于什么阶段?有哪些不足和优势?为此您的企业做了哪些事情?
邵泽芳:个人认为,当前中国企业/品牌正处于两股洋流的交汇处,相对于中国市场,经过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化妆品行业应该已经走过了混沌期,相关的行业规范已经确立,也出现了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品牌,例如百雀羚、美肤宝等。
同时,行业各细分类目也初步形成,并且大部分类目已经出现了领先品牌,企业/品牌将进入整合壮大的发展期;但与此同时,由于全球化的推进,中国企业/品牌开始投身全球化妆品市场的竞争之中,与外国企业/品牌直接对比竞争,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面对这种形势,相对于欧美、日韩等行业发展很成熟的国家企业/品牌,中国企业/品牌在通过时间沉淀而来的品牌力等无形资产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同时,在行业规范和标准落后导致的技术以及产品品质都欠缺强大的竞争力。
当然,在应对市场的灵活度以及原材料广博、生产成本等国情相关的客观条件方面,中国企业/品牌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可以追赶,甚至赶超国外优秀企业/品牌。
针对这样的行业状况,比度克始终鞭策自己要有一颗赶走在大势前面的心,从几年前就把企业的生产标准升级与欧美GMPC等全球行业最严格的标准同步,始终以高于国内行业标准来要求自己。
同时,我们也走出去,参加COSMOPROF在全球多个国家举办的行业展会,与国际一流企业/品牌进行交流学习。时刻保证与全球行业发展前沿接轨,以提升企业/品牌在全球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力。
品观网:在今年,国货崛起的声音很多,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邵泽芳:刚才有提到,目前中国化妆品行业进入整合壮大的发展期,国货崛起的声音越来越多就是表象,这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及中国精神的日趋理性。
这当然是国内行业发展的一个好现象,但我们也不能一味的乐观,因为这只是行业发展新阶段的开始,从中国市场走向全球市场,就像从新手场到高手场,有着诞生明日之星的机会,同时高强度的冲击也是少不了,国货品牌应该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调整合理的期望值,扎扎实实地做强自己。
附:2017(第十届)中国化妆品大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