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品观网(pinguan.com)主办、赫拉HOLA年度主赞助的中国化妆品零售峰会(沈阳站)进入第二天。
在今天的演讲中,必美总监、国内知名连锁经营顾问贺恒德为大家带来了“店铺商品结构对,一切皆对!如何做对?”的主题演讲。
“零售发烧友”是贺恒德对于自己的定义,曾经历时7个月的系统学习,驱车6万公里的走访,与180多位店老板进行调研沟通的经历,让他在研究零售终端,特别是店铺品类结构方面颇有心得。
贺恒德提出,人货场是店铺在思考任何问题时的3个维度,其中,只要货对了,那么一切都对了,因为在新零售时代,一大特点就是让顾客发现他自己想买的。
什么是“对的货”?贺恒德给出了3个衡量标准:精准、合理、专业。
“如何符合这3个标准,‘商品模块化构建’能帮到我们。商品模块以人(顾客)为本,以商品为源。”
首先,从顾客角度入手。如今的顾客在化妆品功能上的需求,无非是保湿、美白、祛痘、控油、妆容等,但是在心理需求上,情感、专业、便利、风格、价格、价值主张等纷繁复杂。
其次,在货品上,贺恒德将其分为“彩妆10大品类模块”,其中主品类有:护肤、彩妆、面膜、工具、香水;辅品类有母婴、男士、洗护、生活、身体。这些大分类之下,还有中层分类与细化分类。
为什么要将品类划分得如此精细?这和贺恒德提出的“店铺专区”理论息息相关。
相对于传统的店铺区域布局,店铺专区可以让店铺货品结构更精准,店铺可以根据经营的实际情况灵活构建自己的商品模块。
“店铺专区”式布局
贺恒德总结到,商品模块一切以顾客为中心,最终将合适的商品陈列,在合适的地方以合适的方式,合适的价格,卖给合适的人群,这就是最简单也是最深刻的含义。
对于区域连锁来说,商品模块还能对于店铺扩张起到促进作用。
例如一般我们会有shoppingmall店、校园店、商场店、街边店、步行街店等等店铺形式,而在不同类型的店铺里面,货品结构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
贺恒德总结了部分门店的商品模块仅供大家参考:
以商业街店为例,假设有1800个SKU,品类占比可以为:护肤35%,彩妆25%,面膜15%,工具6%,香水1%,母婴3%,男士2%,洗护6%,生活5%,身体2%。
而步行街店人流量大,坪效要求高,则可以突出爆品模式,假设有600个SKU,参考的商品模块为:护肤35%,彩妆30%,面膜10%,工具10%,香水2%,其它5%。
在社区型店,参考的商品模块为:护肤33%,彩妆20%,面膜12%,工具5%,香水1%,母婴5%,男士2%,洗护10%,生活10%,身体5%。
而在乡镇型店,参考的商品模块为:护肤30%,彩妆20%,面膜10%,工具5%,香水1%,母婴6%,男士1%,洗护10%,生活12%,身体5%。
贺恒德表示,商品模块最大的价值,就是教顾客正确的使用产品,帮顾客解决问题。实体店铺还有6倍的潜力可挖,商品模块建立是店铺得以长远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