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品观APP,
与化妆品产业一同进化!
搜索

前玉兰油品牌经理谈宝洁熊青云离职信:8大关键词

麦青杂文铺 麦青Mandy  ·  2015-07-08
宝洁在过去10年,经受了巨大的环境变更挑战。前5年是慢吞吞——执着于百年处方,不太敢尝试新模式;后5年是用力过猛——有些盲目追逐时代潮流,导致大批广告费被浪费

作者系前玉兰油大中华区品牌经理(微信公众号“麦青杂文铺”)

相信很多人在上周,都已被狂轰乱炸过一轮“宝洁前总裁Laura Xiong离职”的新闻。我被@无数次,不少人来问我,包括曾经供稿的行内媒体也逼我写文章——怎么看这位前大大老板的离职信?

作为一名路人甲,我当然没资格发表言论,其实是因为脑子里没干货,囧……只好在上周,写了个类似儿童故事,交给编辑Happy了事。但后来想想,太潦草应付,对不起良心。所以,再写一篇,基于我有限几年的观察思考,谈谈Laura信中提到的8个关键词,可能与Laura的信有关,可能无关,仅代表我个人想法,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关键词1:情怀

情怀与梦想,类似于咖啡与创业,在如今这个时代都是“标配”——你不谈创业,都不好意思进咖啡厅吧?你没情怀,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梦想吧?

那,情怀到底是什么?宝洁到底是不是一家有情怀的公司?

当老罗把这个词,和自己在泛黄的夕阳下锤钉子的图片联系在一起时,情怀就变成了一种标签——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淤泥我不染、众人随波逐流、我自乘风归去。这种对信念的坚持与实践、较真和死磕,大概就是情怀。

从信念本身而言,宝洁的确是一家有情怀的公司。百年来,它始终如一的坚信品牌的力量,坚信市场营销的作用,坚信消费者至上,坚信内部提拔优秀员工是最好的人才管理模式。这种坚信,有时让外人觉得太虚、太书面化、太幼稚、犹如堂吉诃德决斗风车一样可笑。

尤其当宝洁人跳槽后,基本都会遇到这个理念冲突问题——大批的私企其实并不信这些,他们虽然聘用宝洁人,但并不认可宝洁的思路。至于为什么不认可你的思路,还要聘用你嘞?这可就复杂啦!等我日后有空再论述,但提前说明:不认可你这个思路,不代表他没有更好的思路,很多思路其实只是表述不一样,最后还是殊途同归。

从实践而言,宝洁在过去10年,经受了巨大的环境变更挑战:生长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新人类长大,曾经看电视的忠实用户在老去,层出不穷的模仿者与创新者在挤压市场空间,渠道内近身搏斗的白刃战,都让宝洁有些无所适从,难以与时俱进的管理品牌和创新营销、难以捕捉新生代消费者的需求。前5年是慢吞吞——执着于百年处方,不太敢尝试新模式;后5年是用力过猛——有些盲目追逐时代潮流,导致大批广告费被浪费,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各区域没有多少实权去做产品创新,只能死命折腾广告创新。

所以从实践的角度来说,曾经的情怀,有时不免就变成了纯理论或标签,很难落地。但还好,只要宝洁人还保持这种初心和信念,遇到合适的土壤和环境,还是会发挥极大价值。

关键词2:内部提拔人才机制

大家可能经常听到猎头抱怨吧:宝洁的人,又贵又年轻又不好用!为什么?这就是宝洁特色呗——倾尽心血、耗费巨资,培养应届毕业生,而且是超速度提拔人才。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人,当然又贵又年轻啦。至于好不好用,因人而异,至少俺觉着俺挺好用的哈哈哈。

其实,大部分公司还是喜欢外来的和尚,不愿意培养内部人。从这个意义而言,宝洁简直就是个慈善家,用一整套完备的培训系统、雄厚的资金、美式浓缩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单纯封闭的小王国环境,如同生产线一样,吞吐出一批又一批职业经理人,又毫不吝啬的免费贡献给整个行业。

“内部提拔机制”好使吗?我觉得吧,其实都无关“好使不好使”的问题了……在如今这个时代,人才难得,尤其是顶尖人才稀缺,哪有那么多现成的人可用?你不内部培养,也没办法啊!所以一个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必须要有健康的内部提拔机制,而不能只依靠外来和尚。

什么叫健康的内部提拔机制?可能有2点:(1)提拔标准要尽量清晰公平,且对公司有实际价值;(2)要有退出机制。宝洁在这两点上都有瑕疵:(1)有时忽略实际价值,更容易看表面功夫;(2)没有人才退出机制。你懂得,和大国企类似,只要别犯法,就能继续安全度日。

关键词3:消费者至上

Consumer is boss——在宝洁内部,简直就是信仰。我为此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在此不做赘述。唯一要加以说明的,是如何体现“消费者至上”?

1436334879484545.jpg

宝洁如同其他大公司一样,比较信任“消费者调研和测试”,信任数据,多于直觉。无法数据化的东西,一般都会被否决。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数据容易绑架人,消费者不说实话,统计方法可以作假。

但你能不靠数据吗?这可是大公司啊,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极强的魄力和极其充分的理由,很难说服上下左右的领导和部门吧?你懂得,大公司里面,办事的人少,出主意的人多,评头论足的人更多啦。

关键词4:信息烦扰

营销界祖师爷特劳特曾专门写过一章“信息噪音”,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翻翻我杂文铺之前的文章。

其实,信息烦扰是个客观事实,咱逃避不了,也解决不了,只能尽量改善。怎么改善?时间管理与锻炼洞察力——尽量科学分配时间,减少碎片化时间。尽量多读书、观察、与前辈咨询请教,多思考,多实践,锻炼一针见血的洞察力,多用逻辑思维。当然啦,也要防止逻辑洁癖……

唉,说起逻辑洁癖,我得引申一下。我现在越来越发现,很多人容易用力过猛的讲逻辑,而忽略最核心的目标与本质。比如,你正说一个核心的因果关系,他给你扯一大堆其他因果关系,来说明你考虑不周;你要是真按照他说的一大堆,他又会说你逻辑不够清晰。总之,就是“假以逻辑混淆逻辑”,用不相关信息来干扰最核心的判断——一切,只为了说明自己超越宇宙的聪明。

关键词5:Lovemark brand

据说,一个品牌要成功,就要得到消费者的爱。这个爱的含义,包罗万象,我觉得可能有6种程度——熟悉、信任、仰慕、拥护、痴迷、因爱生恨……最后一条怎么理解?当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预期时,就面临因爱生恨的风险。比如当前的中国股市……如果这是个品牌的话,本月内已经跨越前5个阶段,直奔第6阶段。

行业不同,Lovemark的程度也不同。比如日化品,比起美容品,就更难建立深层情感,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的要素,可能就是铺货率、店内购物便利性、店内陈列醒目度与价格。

怎么去塑造Lovemark brand?好产品+好营销2条腿走路,缺一不可。Uber的营销牛掰吧?但产品实在够呛,导致很多人在朋友圈吐槽。做营销的人,最怕碰到糟糕的产品,因为没脸没皮、忽悠不出口啊。

关键词6:颠覆性思维

Laura说的这段话非常好:“和我同龄的职业经理人或者创业者,大多是在工业时代的模式下接受教育并发展多年的,当我们面对今天越来越年轻的消费者、特别是其中很多消费者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时,我们必须先颠覆自己,才能和他们建立真正的连接,被他们粉。”

其实传统的品牌营销理论,并不见得过时。相反,很多本质规律,在如今信息烦扰的时代,更弥足珍贵,更帮助我们去返璞归真、拨开迷雾见日出。

那要颠覆什么?我觉得,是颠覆自己对自己的认知,也就是,始终有一种空杯心态——这说得容易,做起来非常难,因为它取决于性格和环境。但有时候吧,只要你还处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你不颠覆自己,就得被别人颠覆。 

关键词7:平衡

客观而言,很多人只能做到阶段性平衡、以及局部平衡。就像Laura信中提到,她只能将有限时间,花在陪伴女儿心智成长上,而不能时时刻刻陪伴她生活。所以,我们对自己、对亲人的要求,就得尽量客观些——不能用绝对时间去衡量“平衡”。

关键8:变老

我们常常会忘记——我们是会老的……所以才会做一些短视性选择、毫不顾忌未来的选择。

前两周,我见到一批年长的前辈,听到与看到很多不同的人生故事。最大的感触就是,原来人在年轻时做的选择,在短暂3~5年内可能看不出来结果,但一定会在10年后20年后显现出来——年轻时耽于欲望享受而忽略奋斗,年轻时左顾右盼而错过最值得爱的人,年轻时被一些短期利益诱惑而走上歧途,年轻时投了中国股市……在老年时都会明明白白的看到糟糕的结局。当然也有人也许会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哎呀,反正我不想做这种鱼,You Can You Up!

总之,小伙伴们,趁年轻,好好锻炼身体、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做人,好好地活在这乌烟瘴气的万丈红尘!像我们亲爱的Laura一样,永远这么激情、漂亮和健康! 

PS:【交给编辑的小故事】

几年前的一次会议上,我和顶头上司们一起向Laura汇报项目(全英文)。当时Laura认真听完非常复杂的报告,突然指着毫不起眼的一页PPT,问了一句:“这块预算有个细节我不太懂,能再解释一下吗?” 

当时上司们愣住了,一时不知如何解答。因为这个预算,是被迫重新调整过的。至于为什么被迫?解释起来非常复杂,且可能涉及某些利益。我个人并不认可这个调整,但苦于当时人微言轻,且胆子小,又不敢越级说明我的想法,更没有直面老总的勇气,所以在整个项目汇报过程中,我内心深处一直充满沮丧失望,心想,算了吧。

但没想到,Laura竟然注意到了如此小的细节,并认真询问了。上司们分别从高层战略的角度解答,但显然没有说服她,她皱着眉沉思了一会儿。我心想,如果Laura放弃接着问,唉那就只能算了啊。如果她接着问,我就豁出去了,就算得罪人,不要这份工作,也要说实话。

接着,Laura竟然转过头看我,眼神还是充满疑问。我热血上涌,恶向胆边生,放弃英文,直接改中文,一字一句实诚的说道:“Laura,我对预算有不同的想法,需要您的建议和帮助……”我直着脖子,红着脸蛋,自顾自的说了足足3分钟。

话音刚落,会议室寂静的连呼吸声都听得到。我明显看到顶头上司们的眼球都快要瞪出来了。完了完了,我心想,五行缺工作,回去乖乖改简历吧!

没想到,Laura竟然笑了,她点点头,用中文,一字一顿的说:“Mandy,照你想的做吧,我支持你!”哇,我当时都要高兴疯了,几乎要跳起来,点头如捣蒜一样:“哎哎,好的好的,谢谢您谢谢您!”

这件事我记到如今,我想我会一直记下去,直到老去。就为这一件别人看来可能很小的事,我永远感激Laura——不仅因为她的专业、认真、公正与倾听,更因为她保护了一个初入职场、虽然天真莽撞、却满心正气、一门心思要凭良心为品牌做点事儿的小屁孩。她让这个当时正被大公司、大体系、大组织架构、大理论弄得茫然无措的小屁孩,从此一直坚信——知识是有用的、良知是work的、规律是可以被尊重的。而,真话,是有人听的。

关于作者:麦青Mandy,曾服务于宝洁玉兰油市场部,任大中华区品牌经理。后加入维真时代(里美、魔法医生母公司),专注护肤品产品开发。

更多了解:《宝洁大中华区美尚总裁熊青云加盟京东 告别信曝光》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号【麦青杂文铺】(ID:mqzwp2015)——只分享最真实的职场管理、营销经验与美妆真相,偶尔心血来潮,也会码点情感杂文。如要转载,须直接联系麦青杂文铺。麦青Mandy, 北大才女,资深的品牌营销专家,历经世界500强外企与私企,现任SEED UNITED数字营销与品牌咨询公司合伙人。

【版权提示】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品观网/品观APP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对本站其他内容有授权需求,请联系meiti@pinguan.com。
耿良武小芬夏欢欢周宁博戴雁志杨起开高丽黄肖芝沙鸥郭晋阳...   等5278人看过此文章

参与评论(0)

登录后参加评论
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发表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

最新会议

全部会议
广告
品观APP
  • 品观新闻
  • 品观找货
  • 品观知识
下载品观APP,与化妆品产业一同进化!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9 品观科技版权所有 / 鄂ICP备17026809号-1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33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