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久未更新的“采活美妆”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因业务调整,公司决定自2015年9月1日起陆续停止旗下门店对外营业,您在本店购买的商品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售后服务时,请在2015年12月31日前咨询办理。”
采活(VIVO)是华润集团在香港上市的华润创业旗下时尚概念健与美零售连锁品牌。2010年10月在香港开出第一家门店,并于2011年进入大陆市场。在西安开出国内的首家门店后,采活又陆续在深圳、广州、北京、成都、青岛、宁波、武汉、重庆、济南等全国一二线城市布局。
事实上,自去年底以来,就有采活供应商传出消息,华润创业或将放弃采活门店业务。而这一消息最终在10月12日被采活美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证实。
品观网(www.pinguan.com)通过浏览采活美妆官方微博发现,在公布停业公告之前,其官方微博已有近10个月的时间没有进行更新,而其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消息也停留在今年7月31日。可见,采活在宣布其关店消息之前,已经停止了相关业务的运作。
作为采活在中国大陆布局的首站,西安目前拥有采活在大陆最多的门店数,数量达到8家。华中地区武汉市最高峰时,采活门店也达到7家,目前尚在营业的门店则仅存4家。
品观网(www.pinguan.com)就旗下门店即将陆续关停一事致电采活售后客服。其官方客服表示,官方的公告旨在通知广大的消费者,可尽快去门店将会员卡内的积分兑出,而具体门店停止营业的日期,则将会在各个门店正式关停之前一至两周内进行公告。
采活客服方面还表示,正常情况下全国内的门店将在12月31日前全部停止对外营业。
“目前各个店面将会有更低的折扣。”从采活客服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目前采活各门店已经在做关店前的最后准备。而据一位在采活门店的工作人员介绍,采活门店关停后,目前现有的员工或将分流到华润旗下高端超市Ole。
对于采活店铺全面关闭,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并不意外。采活门店在销售方面的表现,一直并不为业内人士所看好。相关零售专家表示,与屈臣氏风格类似的采活在商品陈列、货品管理、库存管理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采活店铺的业绩不佳,除了店铺管理的问题,或许还与其并不清晰且摇摆不定的品牌定位有关。
在采活美妆的官方微博可以看到,其简介为华润万家旗下药妆店。但采活美妆官方微博在2014年6月27日发布的微博显示,“VIVO采活即将全新升级为采活美妆……”从最初定位的药妆店到采活美妆,摇摆不定的店铺定位,或许也是采活并未能保持良性发展的原因。
事实上,采活被华润创业放弃,只是华润创业公司剥离或放弃零售企业的一个具体板块。据观察,该公司旗下的华润万家、苏果、采活、欢乐颂购物中心、太平洋咖啡等零售业务的业绩表现都十分一般。而华润万家入股沃尔玛和并购乐购中国的业务更是难言成功。
因此,作为注重财务表现的上市公司,华润创业急于剥离零售板块业务,转型啤酒股。早在9月11日,华润创业就发布公告称,拟定公司10月12日召开股东大会,拟通过特别议案,将公司中文名称由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更改为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也就是说,华润创业除了啤酒外的其他零售业务,将不再并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拖累华润创业业绩持续下滑的零售板块都将被剥离。
在零售业遭遇残酷寒冬的情况下,采活母公司华润创业又急于剥离其零售板块,最终导致了采活难逃全部关店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