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北京妆倍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进口化妆品备案专家
11月30日,韩国国会召开全体会议,通过《中韩自贸协定》批准案,并争取让自贸协定在年内生效。这是标志着中韩关系更进一步的重要事件,也是引起两国化妆品行业关注的重要事件。
根据韩国贸易协会和化妆品行业数据,今年1至7月韩国对中国出口化妆品总额达3.7083亿美元,同比剧增250.6%。韩国紧随法国之后,成为中国第二大化妆品进口来源国。《中韩自贸协定》一旦实施,两国化妆品行业的交融还将加速。
具体有哪些影响?
首先是关税。根据协定,中国将在最长20年内实现91%的产品对韩国取消关税,占进口额的85%。同时,韩国最终将有92%的产品对中国取消关税,占进口额的91%。然而,化妆品行业在关税上的直接获益似乎并不多,我们能看到的无外乎这几点:韩国出口至中国的牙膏等口腔清洁用品将在10年内取消现在10%的关税,洗发水、沐浴露和护肤品等基础化妆品将在5年内部分降税20%-35%左右,而香水、唇部化妆品、眼部化妆品、粉末化妆品、美甲产品、护发产品、剃须产品、去除体臭产品等均被排除在外。
对于中国的化妆品进口商或者经销商来说,理论上讲是有利的,毕竟关税下降了,进口成本会下降。然而必须强调的是,进口品的进口环节税费除了关税,还包括消费税和增值税,而相较于10%-30%的消费税和17%的增值税,关税下降对整个进口环节成本的影响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再考虑到人民币近期的贬值,进口成本可能都不见得有下降。
如果对进口商的影响如上所述,那么对终端消费者的影响又如何呢?关税下降,产品的价格可能会随之下降,但是降幅究竟能达到多少,不得而知。而且,降税本身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最快3到5年消费者才能享受到这个福利。除非,品牌商以此为噱头(借口)降价,来扩大销售,但这已与降关税没什么实质关系。
难道就没有较为明显的利好的影响吗?其实还是有的,比如说,更多的韩国化妆品在中国得以销售,就会使韩国化妆品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继而会促使其降低对中国进口商的供货价,由此,中国消费者最终还是会得到实惠。
那么,更多的韩国化妆品进入中国,会对在中国流通的其他国家的化妆品产生明显影响吗?一方面,拥有不同的定位的品牌,大家在主旋律上依然会相互安好,相伴生长。不会说今天有了《中韩自贸协定》,雅诗兰黛的消费者就都去买悦诗风吟了,二者定位及风格迥异,由此延伸出的产品设计、市场策略、推广手法,甚至模特的范式都是完全不同的,在市场上两个品牌都是畅销品牌,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另一方面,定位重叠的品牌受到的冲击可能会明显一些,包括风格相似的品牌,比如同属亚洲系的日本品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年已鲜有新品牌大批量进入,这给韩国品牌留出机会,比如中国本土的一些品牌,如果风格价位都类似,可能很多人就会偏爱韩国品牌。
有人就此担忧本土品牌遭受冲击。但事实上,中国本土品牌一直在遭受外资的冲击,或者叫竞争更为合适,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与外国品牌竞争,本土品牌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从研发到品牌形象塑造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从这个层面上说,随着贸易逐步自由化,韩国大量化妆品涌入中国市场,短期内可能对部分中国本土品牌有比较大的冲击,但长期来说,对本土品牌的发展是有利的。
直面竞争,没什么好怕的,甚至可以促使我们更快成长。不过,在竞争日趋公平化的当口,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结束,拼价格已经不是品牌出路,本土企业要想发展和永续经营,必须从品牌定位、产品研发、塑造品牌形象等方面获得创新性进展,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方能“得麒麟才子而得天下”,成为驰骋国际化妆品市场的“江左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