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妆品行业以往的套路是:由上游厂家完成产品生产后,再供货给渠道商,最后通过零售店把产品卖给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零售终端是一个被动者,往往是上游生产了什么样的产品,他们就得卖什么。而现在,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即将被美共体改变。
1月18日,由张兵武领投的“美共体”产品开发决策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在充分征求中小连锁店产品需求的基础上,决策委员会最终确定了美共体首批开发的22个产品条码。
正如张兵武所说:这是产业史与营销史的一次大突破。零售终端第一次100%决定上游平台应该生产什么产品、由哪家工厂生产。未来,在美共体的圈子里,不会再有无节制的压货,不会再有无底线的博弈。
2015年1月中旬,美共体第一批事业合伙人招募完成。在综合考量成员的广泛代表性基础上,美共体甄选出9名事业合伙人与公司核心运营团队组成了首届产品开发决策委员会,他们分别是:福州爱美连锁店总经理林凤平、安顺广明连锁店总经理曾勤、昆明千色千美连锁店总经理姜军、安康君汇连锁店总经理高晶贺、保定家家乐连锁店总经理张文清、湘潭美开美连锁店总经理董国军、莱阳百信连锁店总经理田海涛、成都香彩丽舍连锁店总经理胥夕文,以及揭阳时尚丽都连锁店总经理陈杰鸿。
确定开发委员会成员后,美共体于18日召开的首届代表会议上拟定了产品开发原则:
第一,首批以小而美快销常销品类为主;
第二,零售价相对生产成本的倍率在6¬——7倍之间。确保品质优于主要标杆竞品,价格低于标杆竞品, 这种设置将确保高性价比前提下的零售终端利润;
第三,所有开发产品均找国际国内该品类最优的加工厂生产,如面膜找贝豪、底妆找韩国公司、个人护理类找科玛。
第四,美共体平台会整合专业力量进行新品的设计策划和推广。
在此原则上,通过综合全国中小连锁店的产品需求,以及对比分析同类标杆竞品的价格和原材料,委员会最终确定了22个待开发条码,主要集中为快消品类。
据张兵武透露,接下来的一周,美共体将会与首届委员会拟定的各品类最优厂家确定合作关系。待一切谈判事宜结束后,上游厂家将会开始生产美共体的第一批开发样品。尔后,美共体再将所有样品寄到选定门店试用,试用效果得到消费者的肯定之后,厂家才会正式投产。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由美共体共同开发的产品坚决奉行“吸引力”法则,也就是说,新品面市后,美共体绝不会强制要求事业合伙人的进货量,没有所谓压货的说法,一切采购决策皆由连锁店老板自己定。
由于此次会议确定的开发产品不仅完全代表了零售终端的需求,而且能够在确保高质量的前提下给予终端店更高的利润,以至于一家有着100多家门店的连锁店老板毅然决定放弃自家的自有品牌,转而选择美共体的自有产品,即便该自有品牌已经在店内销售了一段时间。
张兵武坦言,充分落实决策委员会的决定是美共体的职责。作为平台的发起人,未来他个人将会整合更多行业资源,来指导自有品牌的推广营销。
除此之外,在自有产品开发进入正轨后,美共体即会开展其他各项有益于连锁店发展的项目,包括整合培训资源,整合柜台厂、促销道具厂等第三方供应商,整合有礼派等IT服务资源,整合互联网金融平台,以期推动中小连锁店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