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片面膜开始,贝豪集团不断地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逐步涉及精华、膏霜等护肤品,再到以纺织科技为基础的大健康领域。一步一个脚印的贝豪,正在凭借极致的专注走向多元,走向世界。
今日(7月30日),2024(第十七届)中国化妆品大会在上海虹桥绿地铂瑞酒店举行。会上,贝豪集团CEO梁宏丽带来《一生万物·万物归一》的主题演讲,分享了贝豪为何选择专注,以及面对市场下行为何坚持专注的感悟。
01
极简更能应对市场不确定性风险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多年来外界对贝豪的印象大多停留在面膜,但能将一片面膜做到极致,贝豪的实力远不止只是做面膜。极简,是贝豪的价值选择。
梁宏丽提到,从三年疫情来看,做简约产品、单一品类有很多好处:
首先,有更多精力去拓展品类。贝豪多年来坚持极简主义,很少考虑面膜以外的事情,这也意味着在面膜的基础上,贝豪发现了新的机会,可以轻装上阵去开拓新的品类。“复杂、画蛇添足的事情容易做,简约的美是需要品牌长久的学习。”
其次,专注意味着贝豪可以在单一品类上进行更好地创新。“创新是贝豪骨子里的基因,没有创新和研发就没有生产力。同时,创新的背后还要创造有利的市场传播价值。”从贝豪蚕丝面膜第一代产品384材料的迭代升级到黑膜再到铂金面膜,贝豪在面膜材料上不断升级,赋予膜布更多的功能、更好的效果,以满足市场需求变化。
梁宏丽提到,贝豪对于极简的专注,意味着每一代产品的推出都经历过集团长达多年的实验,所以可以持续产出爆品。
最后,对于单一品类的专注让集团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从面膜的载体纤维原料开始,贝豪开始将业务拓展至功能型纺织品健康科技领域。如今,贝豪的经营范围除了面膜、护肤品外,还包括大健康领域。有了纤维原料领域的创新,贝豪生产的产品已经涵盖袜子、内衣、内裤、卫生巾、纸尿裤、瑜珈裤等。
梁宏丽提到,从创新研发开始,贝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逐渐拓展到更多品类,这都是创新研发所带来的价值。
02
跳出价格内卷,拥抱高附加值产品
“卷”是最近几年最流行的词语,没有能够逃脱时代潮流。本质而言,“卷”是没有竞争力的体现,大家都在做同质化的产品。梁宏丽提到,卷产品技术更新,有利于技术提升。但在价格领域内卷,是降低品牌价值的体现。
“这些年贝豪一直没有卷入价格竞争中,因为企业生产成本一直在提高。虽然在生产规划和管理上降本增效,但为成本减少的贡献很小。”于贝豪而言,这种给钱就做的亏本生意,只会导致品牌更快的丧失品牌价值。
梁宏丽注意到,今年许多卖高价的品牌都卖得很好,这意味着当前市场是认可高附加值产品的。“比如,今年美博会门票增加了一百块,虽然观众减少,但客人更加精准,这就是一种简化。”
对于贝豪而言,也是如此。多来年,贝豪坚持“简单就是最高形式的复杂”,坚持高附加值产品,将品类控制在较少的范围内。作为一家工厂企业,虽然在短时间内会对集团营收造成影响,但从长久而言,却能增加品牌以及产品的价值。
在过去,好产品+好营销=好的品牌。在现在,没有文化和艺术的赋能,品牌就没有未来。简约不只是对品牌,对空间美学同样要求极致简约。贝豪新建的办公大楼采用极尽简约的设计风格,符合美术馆的艺术空间。正如梁宏丽所说,坚持本心就是文化,做到极致就是艺术。
03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梁宏丽提到,要坚持长期主义,以人为本,难而正确的事情。当前00后不再热衷于工厂的工作,但工厂运作少不了工人。于是,贝豪为员工建设智慧美学餐厅、酒店式员工公寓,提供各种人文关怀。
虽然多数一线工人对于美缺乏对应的感知能力,但贝豪不断通过努力培养员工的审美观。对于员工的选拔,贝豪也近乎苛刻,百里挑十个比例意味着员工拥有更高的素质,更能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
企业发展上,贝豪将眼光放眼国际。当前,贝豪在全球已有5家实力雄厚的世界级高标准生产工厂,在中国台湾、中国佛山、法国、日本等地均设立了美妆专项研究室。其中,贝豪全球美妆文化创意产业园不仅拥有传统工厂的数字化生产智造、科研、营销等基础功能,能满足多品类美妆产品高效、高质、高量生产和研发,可为国内外品牌提供一站式孵化、品牌全案赋能。
以贝豪在法国孵化的品牌RARE而言,贝豪选择在当地开设工厂,而不是选择当地代工,就是因为集团对于长期主义的坚守,并能为海外品牌提供全链路服务。
最后,梁宏丽提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正式因为对极简的极致追求,让贝豪拥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从单一产品逐渐拓展到更多品类及行业。
2024(第十七届)中国化妆品大会由品观、CiE美妆创新展联合主办,诺斯贝尔、贝豪集团、福瑞达生物股份战略合作,共有50+大咖共论产业发展,指引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