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系化妆品店铺设计与规划专家
过道型店铺,往往身份特殊——多傍着大超市大卖场,且处在主道的有利位置。在享受本来就旺盛的人流基础上,更因“顺道”的因素,使得入店率可观。相比一般店铺,这类店就是“关系户”般的存在。
根据下图,可以分辨出你的店铺是否属于“过道型店铺”。
>>A1A4——过道型;A2A3——非过道型
>>B1234——四种不同情况的过道型店铺
>>C12都属于非过道型,但通过设置,C1店铺具备了一些过道型的特征
“过道型店铺”真有这么厉害?
很多时候,顾客进来了却不逛店,过道沦为走“近道”的公共通道。
享受着高进店率,却只有低成交率的现状——过道型的优势并没有很好的转化为销量,这是很多店铺的现实。
前段时间北方镇上的一个朋友求教他的店铺布局,我们来说下这个案例。
如图,他的店铺临主街,连接超市的过道从店中径直穿过,属于典型性的过道型店铺。
>>这是某柜厂为其设计的布局图以及简化后版本
抛开细节问题,这个布局有三个大问题。
一是左侧入口的处理:包含下台阶的因素,又是长条直入式的走道,入口区域会非常鸡肋,此处的顾客逗留时间和坪效都会非常低,这里的处理难度很大。
二是右侧体验区的位置:临近右门,鉴于体验区的重要性,这样过于草率。
以上两点,与过道行店铺的内容关系不大,就不深入展开了,重点说第三点:过道横穿店铺而过,极大方便了顾客进出超市的同时(带来了人流),也给店铺带来了副作用。
主道过道明显直长、前后两门视线直通,而两侧分流与吸引做得很不够,整个店铺动线也是左右横线多、迂回少……最终,会导致路过的人多、逛店的人少,甚至原本有逛店意图的人也会因动线过于“方便出入”而减少逗留时间,转入超市。
横穿店铺的主道(过道),将店铺上下一分为二,上下区域分割明显(如果上下做成两个店也毫无违和感)。这样的后果就是主道的坪效会很浪费,更重要的是,将原本可以聚合的销售氛围、人气势能,因“方便走道”而不得不分割了,严重削弱、影响销售。
拥有较好的位置条件、以及人流量入店量的走道型店铺,为什么会感觉“优势转为效益”的效果不明显,参照了以上典型案例,我们可以有以下总结。
“过道”的有效性和便捷性越明显、带来人流越显著,同时人流依赖于过道“顺道”的便捷性心理也愈强。
如何将这类人群导入店铺深部、尽快发现感兴趣的商品、增加逛店与逗留的时间呢?在设计动线分流、设计陈列与视觉吸引、道具的使用等各方面,店方没有足够对等的能力,对这些“过道”的来往人流造成足够大的影响,只能望人流兴叹,犹如手握聚宝盆却无法实现财富的尴尬。
过道优势是一匹千里马,却是难以驯服的烈马,需要店方有较好的布局与陈列能力去驾驭。下面是几种对“过道”进行处理和分流的办法。
>>硬性拦截阻挡分流
>>阻挡分流
>>热点引导分流
>>半遮挡引导分流
店铺具备了过道性质,如何设置“过道”这条“道路”,直接决定了它吸引人流的效果:弱了,过道属性不明显,优势体现不出来,人流量增效不佳;过强,人流是明显增大,对转化能力却提出了更高压力。
那又该如何设置过道呢?以A1店铺为例(红线:过道,顾客会优先选择的路径;蓝线:店家期望的顾客行走路径).
要让顾客走蓝线,深入店铺,如下图设置门的位置就可以改变动线。这是一个办法。但是,这样做动线是搞定了,店铺的“过道”属性却大大减弱。
更好的做法是,用设置玻璃墙的做法,限定了门的位置,并保持“过道”的视觉通畅;同时,在店内以布局和陈列等方式,分流和引导。
经过实践,对于如何设置“过道”,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一个基本结论:一定要保证“过道”特征的视觉通畅。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设置,一定要让顾客能够清楚的看出来——过道(便捷)的存在。违反了这一基本前提,过道优势就不为所用。之后,店家再用什么方式阻挡、分流、引导,都需视实际情况去摆弄,才能将过道优势转化为效益结果。
(有关于化妆品店布局烦恼,赶紧找撸哥。发邮件至124160261@qq.com,记得注明:我在品观看到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