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到今年,是太和千姿化妆品店最忙碌的一段时间。新开10家乡镇日化店、3家美容会所,对县城日化店进行整改布局。千姿此举,意欲为何?
太和千姿总经理翟振告诉品观网(www.pinguan.com),太和千姿目前共有3家美容会所、18家日化店,2014年,千姿整体的年销售额近3000万元。
翟振并不满足于此,他正在布局太和千姿从高端到高中低端的全面延伸。“从日化到美容,千姿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市场变革的十字路口,太和千姿寄希望于全面布局,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太和县是个人口大县,175万的人口让太和消费市场充满活力,其消费水平不低。据太和县政府网站数据,2015年1-6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亿元,增长13.1%,位居安徽阜阳市第一。
2006年,从雅芳专卖店出身的翟振开了第一家千姿化妆。目前千姿6家县城店均位于太和县的商圈,相邻的界首市,千姿也布局了两家店面。
“千姿一直定位名品店。”翟振告诉品观网(www.pinguan.com),因为吸引了县城大部分中高端客流,千姿在县城的商圈店平均单店年产约280万元,表现最好的店最高日销近两万,年销售额达700万。
护肤是千姿表现最好的板块,占比达到60%。千姿主要经营资生堂、梦妆、丸美、佰草集、自然堂、雅丽洁等品牌。其中悠莱、自然堂、雅丽洁的年回款都达到100多万,梦妆、丸美也有50万左右的年回款。
千姿的彩妆和洗护一样,占比都为18%。彩妆主打美宝莲、兰瑟、玛丽黛佳、雅蔻彩等品牌,其中销量最好的玛丽黛佳年回款100多万元。但从整体销量来看,护肤在目前的千姿仍占到主流。
尽管太和县还算不错的消费力为定位名品店的千姿提供了市场,但千姿能做到今天的成绩并不容易。翟振告诉品观网(www.pinguan.com),太和的商超和百货相对弱势,城区的大型超市只有2家苏果和1家大润发,而商场也仅有1家。
定位中低端,拥有11家直营店、31家乡镇加盟店的爱心日化则是千姿仅有的实体竞争对手。翟振表示,在千姿和爱心日化互相竞争的过程中,太和大多数的夫妻店都已倒闭。
但要进一步扩大规模,翟振认为,长期“价格战”模式必定无法长久,过度的促销让利也无法再吸引消费者。“形式繁多,时间持久的促销活动,让消费者越来越疲倦,低价促销已不足以激发其购买欲。”
翟振表示,目前化妆品同质化太严重,绝大多数厂家都是依靠促销来提升销量,忽视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教育,过度的促销,无异于拔苗助长。
早在几年前,翟振就对千姿未来的走向感到迷茫。是坚守高端的定位,还是转做时下大热的品类店铺?千姿做出了可能最为保守的抉择:高中低端全面布局。低端乡镇店、中端快销店、高端美容会所——什么原因导致太和千姿做出如此布局?
翟振认为,未来的化妆店会出现分化,各个定位的店铺都将会走向极致,以实现客户的分流。如精品店演变成高端体验店,中端店则主打快销,还会出现很多类似彩妆吧的单品牌特色店。
千姿布局乡镇市场,是因为城区市场增长乏力,而尚待开发的乡镇市场,未来蕴含巨大的增长空间。目前,千姿已在太和经济形势较好的10个乡镇完成布局,而剩下的21个乡镇,仍会稳步扩张。在乡镇市场,千姿已于去年新开的10家店面,均以适合乡镇消费能力的中低端定位为主。
在太和县城,翟振准备了两套方案。太和千姿拿出业绩最好的商圈店,进行重新装修整改。翟振计划提升店内日用品占比,并大幅增加产品品类,打造快销模式,提升客户的流通量。而剩余的商圈店,在继续保持名品店的模式下,将会更加突出高端的定位特点:引进来自日韩和澳洲的高端进口品、国内外高端彩妆等。
而千姿进军美容会所,则是为了吸引高端客户。专享的免费餐饮水果、定期开展的会员party、定制化的专业美容服务,美容会所提供给顾客更多的是一种尊贵感受。翟振告诉品观网(www.pinguan.com),会所开业以来表现良好,平均客单价近500元,表现最好的一家会所2014年的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但快速的扩张,也给千姿带来新的问题。目前,千姿化妆拥有员工100余人,成立了美容部、日化部、仓库、采购、策划、乡镇部等多个部门。但不可否认的是,原本过小的体量在快速扩张的情况下,经验丰富的店员不足、彩妆BA缺乏、培训老师空缺等问题也突显出来。
作为舵手,翟振已发现了千姿的“病灶”,他说:“接下来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针对人员、后台、商品结构、物流等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不断的调整。”但翟振也表示,出于对化妆品市场未来的看好,千姿的扩张步伐并不会因此停滞。
(千姿在《2015中国化妆品连锁综合200强》榜单中位列第161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