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见水印
经过一系列改革后,屈臣氏中国市场迎来转机。
昨日(8月2日),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0001.HK)公布2018上半年业绩。截至上半年,集团零售部门在24个市场经营超过14400家店铺,较去年同期增加7%;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以及香港其它零售业务复苏。
具体到屈臣氏版块,上半年整体收入达684.74亿港币(约合599.6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达71.04亿港币(约合62.2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
其中,屈臣氏中国获得两位数增长。
财报显示,上半年屈臣氏中国市场营收达123.53亿港币(约合108.2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EBITDA达24.7亿港币(约合人民币21.64亿元),同比增长13%。
事实上,近两年屈臣氏在中国市场的业绩一直处于疲态。
数据显示,2015年前,屈臣氏在中国市场一直都维持着两位数增长,并在2015年达到顶峰,当年中国内地销售额达192亿元。2016年屈臣氏中国市场营收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滑4%,同店销售额下降超过10%;2017年营收有所改善,同比增长4%,但同店销售额继续下滑4.3%。
而今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国同比店铺销售额跌幅在第二季度收窄至1.4%,去除新开店铺对老店的影响,上半年同比店铺销售额增长2%,快速回升。
财报特别指出,屈臣氏中国市场“因灵活的成本结构及销售独家代理产品得以维持20%的EBITDA毛利率”,远超大部分美容零售实体。
截至上半年,屈臣氏全球门店数达13977家,其中中国市场店数达3377家。根据2017年屈臣氏中国门店数3271家可推算,上半年新增店数为106家,平均每两天开出一家。
此外,财报称,保健及美容产品分部拥有1.3亿名忠诚会员,2018年上半年,收益总额的62%来自于忠诚会员,而独家代理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34%。接下来,屈臣氏将继续提升电子商贸能力以及为会员客户提供综合的线上线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