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红书APP在华为、魅族等各大安卓应用商店被下架的消息,铺天盖地。据称,其IOS端也将下架。
小红书公开回应称,已了解该情况,目前公司正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解决。据了解,已安装小红书APP的用户,正常使用不受影响。
对此,小红书MCN机构反应较为平淡,某机构相关负责人向品观APP表示:“(小红书被下架)这种事不必大惊小怪。”因为今年以来,小红书已然进入了不太平的时期,各种变动策略频出。确实,今年上半年以来,小红书因造假、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已接连受到监管部门、用户等在内容监管等方面的连续拷问,这也成为其当下亟待跨越的一大难关。
失控的内容制造
作为基于UGC社区的电商平台,小红书一直以分享内容来获得用户关注。但近年来,小红书上的内容也广受诟病。此次被下架,多方也将原因归结于内容整改。
小红书的内容来源基本有3种形式,UGC(用户原创内容)、PGC(专业生产内容)、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其中,PUGC是指第三方生产专业内容,比如邀请其他平台的自媒体人、网红、大咖、明星等。这部分内容的输出大多来自于MCN机构。
在小红书下架当日,品观APP采访了多位MCN机构负责人,其中一位MCN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小红书被下架)这种事不必大惊小怪”。
“这是小红书的必经之路。”他认为,小红书的内容基本都是UGC贡献的,在监管上难免不受控制。“基于这样的性质,让其内容监管难度加大,比如近期小红书大量涌入的关于医美的内容,让人难辨是用户行为,还是MCN机构和品牌方的行为。”
同时,另一位MCN机构负责人也表示,此次下架整改对于MCN机构日后的内容输出会更趋于严格,刷粉、刷点击、刷赞的假数据会越来越少。
反言之,假数据等依然充斥在小红书当下的内容制作上。
值得关注的是,今日,话题为#小红书疑被各大安卓应用商店下架#一度冲到了微博热搜榜第一。截至目前,其讨论度已有1.5万,其阅读量也高达2.5亿。在众多微博账号发布的微博中,不少网友表达了对小红书内容的质疑。
其中,网友“娜娜去哪儿了”评论,“小红书基本上全是商家花钱在上面推广产品”。同时,网友“樱笋时初七”也评论道:“现在全是软广,搜一个东西就没有说不好的”。
整改跟不上质疑
基于内容成长的小红书,在内容制造上却没有做好监管,问题频出。
如,此前小红书上发布的9万多篇烟草软文引发争议。又如,南方都市报曾发表名为《小红书医美乱象调查:借种草卖人胎素等违禁药,推广微整形速成班》的文章,称小红书上存在卖人胎素违禁药、推广微整形速成班等乱象。
在多方诟病下,小红书也开始做调整。一位MCN机构的负责人也表示,近一两年来,小红书基于内容监管也越来越严,基本处于“一个月一小变,三个月一大变”的状态。
今年5月,小红书发布《品牌合作人平台升级说明》,对粉丝量和月曝光量做出更高要求。而MCN机构也对业务做出了相应的调整。“相对而言,认证的MCN机构能够对接的业务会更广一些,”一位MCN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反之,没有认证的MCN机构依然能够承接业务,只是业务范围会受到限制。
同时,据小红书发布的2019第二季度社区反作弊报告显示,平台平均每天清理刷量笔记4285篇,平均每5分钟清理18.6个刷量账号。
但从被下架的结果来看,多番整顿未能从实质上帮助小红书摆脱内容造假、广告泛滥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在小红书APP的某篇笔记下面,就有用户评论:“小红书下架就是因为这些广告吧。”
难解的商业化谜题
实际上,以小红书为代表的内容平台几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崛起,被爆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根据第三方数据机构Trustdata发布的2019年6月移动互联网全行业排行榜,月活排名前30的应用中,除了微信、淘宝等国民级应用,以及输入法、地图搜索等工具型应用,以今日头条、腾讯视频、抖音、小红书等为代表的内容平台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小红书等内容平台受关注程度可见一斑。据了解,目前,小红书月活用户量已经突破8500万,总用户数2.5亿。
而在近两年的高速发展之下,小红书内容造假等相关问题也随之爆发。
小红书曾公开表示,随着内容平台影响力的不断增加,内容治理也成为互联网内容平台面临的共同问题。去年以来,包括快手、B站(哔哩哔哩)、网易云音乐等在内的内容平台都曾先后遭遇下架整改。
同时,在小红书未被下架之前,工信部曾在本月初公布了2019年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通告,其中在对100家互联网公司106项互联网服务进行抽查时,发现小红书等33款软件涉及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这样来看,小红书此次被下架并非偶然。
从此次事件来看,小红书在商业变现上,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一方面,以社区的调性来吸引流量确是小红书的成功之处;但另一方面,基于社区调性来变现的难度又相当之大。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电商和社区本身就是一组矛盾:商业成分过多,就意味着会对社区的调性和健康发展造成影响;相反,一味地强调社区属性,又很难找到轻松的变现方式。
显然,小红书目前并未找到这两者间的平衡点。
如何把握商业化的尺度,同时持续构建平台在用户中的公信力,成为摆在小红书等社区化平台面前最大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