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蜜丝婷中国首家单品牌店在上海正大广场开业
时代开辟了一条裂缝,让一度在夹缝中生存的泰国化妆品,以“后起之秀”的姿态走红中国。
近年来,随着洋码头、蜜芽、小红书等一众跨境电商平台崛起,欧美大牌一统江山的王权时代落幕,日韩品牌在中国大陆异军突起,并成就了一段中小化妆品品牌百家争鸣的盛况。直至今日,多雄争霸的局面犹存,但随着消费趋势的变化,进口品产业也将进入新一轮的洗牌。泰妆在这轮洗牌中崭露头角。
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的泰国化妆品牌RAY,在明星、网红、微商、代购的共同种草下,几乎是“一夜间”登上了无数中国消费者的梳妆台。
泰国第一化妆品品牌蜜丝婷(Mistine)进入中国两年,业绩已突破10亿——去年“618大促”期间,创下2000万销售额的记录,冲入天猫国际美妆类目热销榜单Top10;双十一期间,其海外旗舰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00%;一个月后又借30周年之机,乘胜在上海开出中国首家单品牌店。
泰国的另一著名品牌——美丽蓓菲(Beauty buffet),于2018年7月以跨境电商模式拓展中国市场,并在天猫国际开设“Beauty Buffet海外旗舰店”,短短半年的时间,其产品销量在淘宝、天猫平台位居前十。
但不同于欧美、日韩等成熟品牌,泰妆从走红那一刻起,就被各种“内忧外患”所裹挟。沸沸扬扬的版权争夺战、乱象丛生的渠道价格管控、欠缺长期系统的品牌化运营思路、对中国市场了解不足……种种迹象,都让泰妆的走红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没有准备的“意外”。
红利期:萨德抑韩,泰妆走红
然而意外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2017年前后萨德事件引发的巨大震荡,仍停在当代人的记忆里,乐天集团作为事件的矛头之一,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民众围堵乐天超市,多个品牌宣布从乐天玛特下架,超过90%的乐天在华商场被停业整顿……一系列事件的持续发酵,最终在中国升级成一场全民抵制韩品的热潮。携程、途牛、同程等网站下架了所有韩国游的产品;航空公司也加入了“抗韩”队伍,多条赴韩国航线停飞,国内消费者赴韩国旅游人数锐减。
而这一时期,在品质上更具竞争力的日妆,受“消费者选择潮流转变”的影响,还未完全从业绩下滑的泥潭里走出来。
种种巧合机缘,给了泰妆“可乘之机”,并成就了泰妆进入中国的最佳红利期。
中国游客不去韩国了,泰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2018年,中国赴泰旅游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同年泰国旅游业收入超过570亿美元,在全球旅游收入最多的国家中排名第四,亚洲第一。
泰国成为中国游客最大的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
而微信朋友圈更是为这场声势浩荡、规模庞大的跨国出行,做了一次“全民实况转播”。一方面,有更多中国消费者接触到这个佛教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宗教文化;另一方面,也让泰国化妆品品牌有了进入广大中国消费者视野的机会。可以说,这场席卷了中国大地的泰国旅游热,让泰妆具备了被吹爆的前提条件。
如今大热的RAY面膜,早期是在泰国的旅游大巴上,通过导游推销被部分中国游客和代购熟知,并带入中国。蜜丝婷、美丽蓓菲、施妮薇(SNAIL WHITE)等一众泰国本土大品牌,也都是在这一背景下进入中国市场。
2018年初,范冰冰成为King Power王权免税店2018年度全球代言人,在出席活动时,在柜台前随手拿起一盒RAY面膜,并拍下了一张宣传照——此前范冰冰早已是微商界的头号代言人。“一年用掉700多张面膜”的坊间传言,被微商包装成激励万千女性变美的“至理名言”;一众打着“范冰冰同款”的产品卖到脱销,她本人也俨然成为业内公认的带货女王。这张宣传照,被兴起的大批泰妆代购、微商大肆宣传利用,成就了RAY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2018年1月18日,曼谷,KingPower集团在活动中宣布其新任全球形象大使——范冰冰
RAY在中国的第二次大面积走红,则是在小红书上。从泰国回国后不久,范冰冰就开通小红书账号,并发布了一篇“中、日、韩、泰面膜大比拼”的帖子,这条高赞、高评论的帖子,让RAY成为中国市场最受欢迎的面膜品牌之一。此时正值范冰冰个人商业价值的鼎盛时期,也是小红书启动明星入驻模式的流量喷发期,两强联手引发的狂风巨浪,让RAY犹如站在时代风口下的“猪”,被迅速“卷上了天”。
杭州传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禧”)职业经理人常凯、杭州壹加壹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加壹”)总经理张晓艳等多个中国区泰妆操盘手回忆和证实,RAY这两次走红均不是品牌方有计划的商业推广。
不得不说,范冰冰对RAY的走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一个范冰冰也只是商业世界中的冰山一角,背后更意味着一个时代的来临,一种商业模式的变化——跨境电商平台整体进入井喷时期,以达人、网红、明星为主的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模式,成为当下大热的引流方式。
蜜丝婷也适时“乘”上了这阵风。这个早期就通过出国游、海淘代购让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品牌,2016年正式进入中国后,牢牢抓住了跨境电商的红利期,陆续入驻天猫、唯品会、京东、小红书、网易考拉等主流电商平台。之后,蜜丝婷力邀泰国人气演员Mike成为中国区品牌代言人,并与戚薇、尤长靖等中国明星达成合作,借“以明星营销拉动品牌建设,以内容营销进行品牌声量覆盖”的营销推广策略,一步步中在中国站稳脚跟。
无论是RAY这类意外走红的小泰妆,还是蜜丝婷所代表的泰妆“正规军”,都是被时势推到“台前”的。不同的是,RAY的走红带着几分运气,蜜丝婷则带着几分理性的商业判断和选择。
痛苦期:版权之战,困境丛生
泰妆整体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品牌商对中国的渠道玩法、代理商以及终端门店都不太了解,这使得泰妆经历了一段不断试错、调整的痛苦期。
此前泰妆大多是通过跨境电商的渠道进入中国,主要流量都是依托微商、淘宝、代购等。随着今年我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微商、代购的前景变得不太明朗,一般贸易途径成为泰妆瞄准中国的“新”入口。也正是这时,一贯版权意识薄弱的泰妆集体慌了。
距离范冰冰担任王权免税店代言人仅6个多月后,她就因一则负面新闻跌入人生谷底,王权免税店随之官宣解除代言,但此时的RAY俨然已经成为一块看得见的巨大“蛋糕”。
在利益的驱使下,原创始团队“出走”自立门户,中国市场上衍生出多个版本的RAY,此前被忽视的版权危机也随之浮出水面,“真假美猴王”之争至今仍在不断上演。
不止RAY,泰国著名的护肤品牌美丽蓓菲,经过长期运作才逐渐被中国网购平台上的消费者与商家所熟知,成为了代购界几乎人人皆知、消费者趋之若鹜的热门品牌,却也同样难逃厄运——其标志性的“奶牛LOGO”,在中国被抢注成功。
美丽蓓菲是不少赴泰中国游客的必购热门单品之一
抢注者瞬间拥有了以“侵权”为名,将正品商家从淘宝、天猫投诉下架的生杀大权。不计其数的代购成为砧板上的鱼肉,忍受着苦不堪言的公开“讹诈”。那些支付不起高额“撤诉费”的,不得已只好通过打马赛克等人工遮蔽商标的方式规避风险。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始终把美丽蓓菲挡在中国国门之外,直到2019年1月,美丽蓓菲通过授权广东胡萝卜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独家代理,才以一般贸易的方式正式进军中国市场,代价是更换包装上的奶牛图标和文字。
泰妆的版权乱象与泰国国情是有密切关系的。泰国全国总人口约为6800万,大概只相当于中国的一个湖南省(湖南人口约6500万),再加上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消费者对面膜、防晒等小品类需求较大,护肤、彩妆在泰国本土的发展相对较弱。所以很多泰妆从创立之初,并没有太多的计划性,经营者普遍版权意识比较薄弱,缺乏系统的品牌化运营思路。
摸索期:塑造品牌,深耕中国
在享受了一波红利,又被磕得头破血流之后,越来越多的泰国品牌商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甚至愿意付诸行动,去推动市场的良性发展。而泰妆整顿的第一步,便是授权中国独家代理,持续打击不法商家。
据了解,泰国安娜贝拉海藻面膜授权壹加壹为唯一代理,产品实行一品一码原则,市场出现串货将会追溯源头进行追责。
传禧也在以Anjery品牌化妆品店渠道全国总代和在华责任人的双重身份,配合品牌方进行化妆品店渠道的清理,目前正在收集市场证据,律师团队和工商部门联合执法,借以打击市场假货充斥的问题,为Anjery品牌做长线布局、打造品牌形象、深耕中国市场做准备。
而一直走在前列的蜜丝婷似乎没有这些困扰,也没有被打乱节奏,而是牢牢抓住社交型电商发展红利,与优质渠道战略合作,同时加紧腰部潜力型电商渠道有序扩张;在线下则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加强形象店品牌树立和销售维护。
尽管很难真正一下肃清源头,开展战略合作、树立品牌形象也非一时之功,但这仍是一波向好的市场信号,意味着泰妆品牌化、中国化的开端。
与此同时,以日妆为首的巨头们,正在以强劲的势头回归,誓要把神话延续到下一个时代;新秀们蛰伏在商业丛林,摩拳擦掌静待时机——新的市场竞争已然开始,泰妆能否继续在“夹缝中”谋求长远发展,一切还有待时间考验。
正如小美诚品CEO邓俊在接受采访时所说,泰妆目前处在一段“黎明前的黑暗”,需要好好沉淀和理解中国市场。
如果泰妆在这一轮的发展中,能集中火力全面提升研发能力、包装、产品概念等,打造真正有品牌力的产品,才能持久地迎合中国市场,才是真正的未来泰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