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妆产业逐渐走向专业化和精细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行业特点由此凸显。其中,皮肤医学与化妆品行业的结合越发紧密,中国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迎来高速发展。
如今在这一热门赛道,科研创新越来越成为品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多国内品牌开始加码科研和医研,注重专研成分的研发和应用,并凭借着强大的产品力突围。
6月13日至16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简称CSD 2024)在青岛中铁世博城举办,绽妍生物携旗下绽妍、德菲林、绽小妍三大品牌集体亮相,同时联合多位皮肤科医生分享重组贻贝蛋白成分的临床应用,并获得了诸多皮肤学专业人士的认可。
CSD是国内最大的皮肤科盛会之一,是一场汇聚国内外皮肤领域精英的学术盛宴,也是交流近期科研成果、探讨前沿学术问题的专业平台。本届大会以“创新引领、协同发展”为主题,全方位体现皮肤科学规范诊治、前沿进展和未来趋势。
作为从公立医院走出来的皮肤学级护肤品牌,绽妍在成立之初以「皮肤屏障修复」为锚点,此后通过医研共创和生物科技,为皮肤问题提供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
此次参会,绽妍沿用了“皮肤科诊所”风格,并带来重组贻贝粘蛋白速修面膜、绽妍·安亦佳海藻酸钠修护敷料、重组贻贝粘蛋白水凝胶敷料等核心产品,现场吸引了不少皮肤科医生前来咨询、试用。
为了加深皮肤专业人士对品牌的了解,绽妍还特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琳教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路永红主任医师等皮肤科专家,进行《重组贻贝蛋白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的主题分享,不仅有力印证了重组贻贝粘蛋白在临床实验中的良好功效,也促进了该成分在专业端的进一步渗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琳教授
王琳教授表示,重组贻贝粘蛋白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高纯度重组贻贝粘蛋白,相较于传统提取贻贝粘蛋白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更高的生物安全性,使其在皮肤治疗与美容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路永红主任医师指出,研究表明,贻贝粘蛋白的功能更加完善,具有良好的抗炎止痒、保护创面、促进愈合、修复皮肤屏障的生物效能。目前,已广泛用于皮肤、烧伤、肛肠、眼科等科室,在组织工程、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外科手术、药物递送等领域颇具前景。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路永红主任医师
此次参会,也是绽妍与皮肤科专家建立密切合作的缩影。近年来,绽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形式不断加深与医生群体的链接,不仅帮助品牌在业内树立起专业形象,也强化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比如,2022年与优麦医生及中国人群皮肤影像资源库发布《2022皮肤屏障白皮书》,2023年联合丁香园、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布《项目术后科学修护指南》,同时绽妍还联合皮肤专家推出敏肌妍究所、妍之有理、皮肤有话说等IP,传递科学护肤理念等。
据了解,早在2016年绽妍便成功打造首款爆品——蓝膜,其与沈阳药科大学达成专业合作,布局专利成分和技术,同时与近千家公立医院建立深度合作,成为国内众多皮肤科专业人士认可的功效性护肤品牌之一。截至今年3月,绽妍已入驻15000+头部连锁药店、3560+连锁化妆品店。
功效护肤大热的当下,「医研共创」成为行业的一股风潮,但如何将「医研共创」真正贯穿于产品的全链路研发过程中,而非仅停留于表面概念,这是不少品牌需要攻克的难关。
绽妍生物对自研原料——重组贻贝粘蛋白的创新应用与探索,则是其深度践行医研共创以及自身科研能力的有力体现。
据了解,贻贝粘蛋白凭借独特的粘附性、抗炎和抗氧化性能而备受关注,并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广泛。然而,传统的贻贝粘蛋白主要从天然贻贝中提取,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市场应用需求。
为了让贻贝粘蛋白的优异功效覆盖更多消费者,绽妍首选市场应用已成熟的基因工程技术,成功解决重组贻贝粘蛋白多巴修饰及产业化工艺的关键问题,精准还原了天然贻贝粘蛋白的结构特点,最终率先在国内实现了重组贻贝粘蛋白的量产,并达到了行业内的领先水平。相关制备技术已成功获得两项专利授权(中国发明专利:ZL 2022 1 0469523.5;中国发明专利:ZL 2019 1 0751657.4)。
这是绽妍生物的一大重要突破,但其没有止步于此。作为重组贻贝粘蛋白的先行者,绽妍生物还牵头起草并发布了中国首个《敷料用重组贻贝粘蛋白团体标准》,奠定行业标准的同时,持续深耕重组贻贝粘蛋白临床循证研究与产品转化,目前已发表文献20余篇。
具体而言,绽妍遵循从基础科研到临床应用的严谨科学研究转化路线,先通过绽妍自有研究室进行了重组贻贝粘蛋白成膜、隔离、促愈、抗炎、抗氧化等八项细胞学研究,再确定将重组贻贝粘蛋白的成膜隔离、抗炎止痒和抗氧化作为三大研究方向。以此为基础,绽妍将皮肤疾病辅助治疗、医美术后修护和敏感肌舒缓修复作为三大核心应用场景,并深化重组贻贝粘蛋白的基础医学询证布局,与四川大学华西药理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四川省中医药研究所等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展开基础研究项目的合作。
同时,绽妍深入布局重组贻贝粘蛋白应用于人体的临床科学证据,包括与华西化妆品检测中心开展其用于敏感性皮肤的功效与安全性检测,并有多篇人体临床研究文献已见刊或在发表过程中。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绽妍多款主打重组贻贝粘蛋白成分的产品已经上市,比如重组贻贝粘蛋白速修面膜、院端专供的重组贻贝粘蛋白水凝敷料、重组贻贝粘蛋白膏体敷料等。据了解,绽妍将持续深入推进重组贻贝粘蛋白成分在各大产品线中的应用,重组贻贝粘蛋白肌源速修精华液也即将上市。
研发驱动时代,化妆品行业的原料竞争正愈演愈烈,这对企业的自身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生物原料、生物医用材料、皮肤学级护肤品以及皮肤类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创新型企业,绽妍生物构建的研发基石,为其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绽妍生物已成功构建两大研发基地——西安德诺海思、成都英普博集,立足合成生物学,聚焦生物活性蛋白的开发与应用,以此构建品牌科研壁垒。与此同时,公司以自研原料为核心,不断开发下游医疗器械及护肤品,已建成覆盖生物活性功能原料及相关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目前,绽妍生物及其子公司共拥有专利117项,其中发明专利46项,新型实用专利53项,外观专利18项,为公司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研发端的持续投入,助力绽妍生物在原料端取得诸多成果。据绽妍生物原料研发总监侯增淼介绍,绽妍生物目前成功研发并量产了重组贻贝粘蛋白、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重组弹性蛋白、重组纤连蛋白、重组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生物活性材料,为下游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下游产品具备更显著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
以其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研究为例,绽妍生物通过对毕赤酵母底盘细胞的改造,并结合先进的发酵技术,实现了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脯氨酸羟基化,并形成结构更加稳定的三螺旋结构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目前,实验室水平的羟脯氨酸含量已达到12.279%,与天然人体胶原蛋白水平相当。目前绽妍生物已经启动了全长人胶原蛋白的毕赤酵母重组表达项目,并计划在24年内实现低成本微生物表达生产的重组人胶原蛋白(全长序列+羟基化+三螺旋)的量产。这一举措不仅将推动国内重组胶原蛋白研究水平实现质的飞跃,还将为国内护肤品牌的发展注入更强大的动力,引领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据了解,在重组弹性蛋白领域,绽妍生物已成功实现规模化量产。绽妍生物的重组弹性蛋白的纯度高达95%以上,内毒素含量严格控制在0.05EU/mg以下,同时HCP、HCD等各项指标均符合医用材料的标准要求。而且该蛋白具有显著的光老化功能,能够提升I型胶原蛋白和I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提高人体自身生理弹性蛋白的表达,或将为美妆行业抗衰老提供更多创新思路。
当下,国货美妆的竞争已进入下半场,企业在创新原料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成为其破局的关键。而绽妍生物依托前沿的生物技术,借力合成生物学强大的合成能力,创造更多新颖、高效且安全的成分,构建品牌自身壁垒的同时,不断为化妆品行业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