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品牌正在改写中国彩妆市场的格局。
第三方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主流电商平台(淘天+京东+抖音)彩妆/香水/美妆工具榜单:
蒂洛薇、三资堂跻身TOP20。其中蒂洛薇GMV已突破10亿,三资堂今年全年也有望进军10亿;
babi、修可芙、花间颂跻身TOP30。其中花间颂增速将近700%,在TOP50品牌里面增速第一;
PUCO、dpdp、烙色跻身TOP40,也均是双位数高增长。
而在去年同期,这几个品牌里面,只有babi、三资堂上榜TOP40,且仅位列34、38位,GMV不到5亿。
之所以称这些品牌为“抖品牌”,没有贬义,而是因为它们起盘的平台以及生意占比,主要在抖音。比如蒂洛薇、修可芙、花间颂、PUCO、dpdp、烙色,抖音销售占比均在90%以上;三资堂、babi抖音占比均在80%以上。今年至今,这几个品牌在抖音彩妆的排名,也均在TOP20以内。
天猫为主的货架电商时代,沉淀下来了花西子、彩棠、橘朵、花知晓这些优质新锐彩妆品牌,而今抖音时代,这些冒尖的彩妆抖品牌里面,谁最有潜力成为被市场留下来的?

蒂洛薇已超10亿
三资堂/babi/修可芙冲10亿

TOP10:国货有4,3个占据前5,2个增长超20%
虽然抖品牌强势增长,但目前卡在彩妆TOP10席位的,仍旧是国际品牌、国货老牌以及国货新锐(天猫时代成长起来的)。
其中,YSL仍然遥遥领先稳坐TOP1,毛戈平则取代了卡姿兰攀升至TOP2/国货第一,不过二者的差距并不显著。花西子则紧随其后,位列TOP4/国货第三。彩棠进一步增长,跻身TOP7/国货第四。
整体来看,前10里面除YSL已达到28亿量级,其余外资品牌大多集中在11-14亿量级,且增速放缓。国货里面毛戈平、彩棠增速领衔,仍然有20%以上的增长。

TOP11-20:蒂洛薇赶超花知晓、橘朵,成为新10亿彩妆
今年已经5个月霸占抖音彩妆第一的蒂洛薇,1-9月在主流电商平台的GMV同比增长362%,已经突破10亿,排名在花知晓、橘朵之前。
与之同时,另一个去年在抖音冒尖的品牌三资堂,前9个月的GMV已经突破8亿,且增速达100%以上。按照这个势头,今年也可以稳坐10亿阵营。
TOP21-30:babi、修可芙也有望冲击10亿,花间颂增长将近700%
1-9月,babi的GMV已经达到了7.5亿,同比增长超70%;修可芙GMV6.78亿,同比增长超200%。按照目前的数据来看,这两个抖品牌今年全年也有望冲上10亿规模。
由此来看,今年彩妆10亿阵营就有望诞生蒂洛薇、三资堂、babi、修可芙4大新品牌。
另值得关注的是花间颂,今年1-9月的GMV增速达到了697%,是TOP50品牌里面增速之最,以5.93亿超越酵色,挤进彩妆前30名。
TOP31-40:全部为国货,PUCO、dpdp、烙色均有30%以上增长
去年同期,该排名范畴里面还有爱敬、玫珂菲两个外资品牌,但今年这两个品牌已被挤至41-50名之间,位置悉数被国货占领。
其中,dpdp增速达82%,是TOP31-50里面增速最高的品牌。
TOP1-50品牌:29个抖音销售占比超50%,27个是国货
抖音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品牌尤其是国货的主战场。TOP50里面,29个品牌的抖音占比超50%,其中27个是国货,2个是外资(蜜丝婷、爱敬)。抖品牌的抖音占比,则基本在90%以上。
21个抖音占比不足50%的品牌,19个均是外资品牌,只有2个国货(彩棠、尔木萄)。

抖品牌批量挤进彩妆TOP50
除了渠道+品类红利,还有什么?
如同当年完美日记、花西子通过淘天搅动彩妆市场格局一样,如今,蒂洛薇、三资堂们通过抖音再次改写彩妆市场格局,渠道流量红利加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另外从品类上而言,这些抖品牌也是精准地切中了一些细分赛道的增长空间,并趁势吃掉头部竞品一定的市场份额。比如,三资堂在眼部赛道、babi在定妆喷雾赛道、花间颂在粉饼赛道、PUCO在唇釉等小彩赛道(详见《抖音美妆第一,2个月打出一个5000w+新品牌》)。
不过,除开这两个宏观层面的因素,一些相对微观的原因同样值得关注。
对色彩/流行趋势的把控能力
相比于护肤赛道更注重独家成分、功效,需要时间沉淀,抖品牌由于缺乏积淀,往往只是昙花一现,彩妆赛道更看重对色彩/流行趋势的把握,没有长期沉淀的抖品牌也可以因此顺利切入并受益。
比如我们今年采访过的PUCO(《不融资的“草台班子”,4年磨出一个进军10亿的平价彩妆》),诞生于2021年,以小彩品类为主且定位大众,所面临的竞争其实比大彩类品牌更激烈,但是从2023年开始其排名突飞猛进,去年至今稳居抖音TOP20,并在今年跻身主流电商排名TOP40。
主要就是源于它们团队对色彩、流行趋势有着非常超前的把握,能够不停的迭代产品。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它们甚至会提前规划新品,批量生产出来放在仓库,然后再根据市场热点/季节/用户需求变化,阶段性做测试和推广。

对消费痛点的洞察及解决能力
在这一点上面,三资堂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之前我们在《冲进TOP10,猛过彩棠,三资堂能甩掉白牌标签吗?》一文曾经剖析过,彩妆产品的考验,主要集中在色号、工艺层面,三资堂主攻的眉笔、睫毛膏品类,在色号上其实没有太多发挥空间,但是它把工艺卷向了一个新高度。
比如三资堂开发的二叉液体眉笔,模拟姿势矫正器给眉笔设计3个凹槽、笔头偏弯曲,让消费者发力点到手腕,就是基于它们从小红书爆文去洞察用户使用眉笔过程中的痛点,并将其落实为产品壁垒。
蒂洛薇在国际、国内头部彩妆品牌押注最多的底妆赛道突出重围,同样与它洞察消费痛点的能力密不可分。
比如,针对市场上网纱气垫漏液、溢出,以及海绵气垫干得快容易滋生细菌、不均匀的痛点,它推出专利夹心海绵,把料体锁在里面,同时在海绵外部采用医用级双层无菌无纺布,保证保湿状态和卫生程度都处于较优状态。(详见《在抖音交了半年学费后,它跑进彩妆TOP20》)
供应链的响应能力
烙色是我们接触到的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品牌。它的创始人杨妍年初接受我们采访时,曾向我们介绍,烙色虽然没有自己的工厂,但已经打造了一条“瑜伽式”柔性供应链,可以快速根据用户需求、市场趋势、渠道端定向反馈,整合供应商库推出新品。
比如2025年1月29日电影《哪吒2》上映即爆火,烙色随即便在3月1日推出联名款气垫。而诸如此类的影视IP联名,烙色还做了很多。
杨妍说,看似目前行业信息已经透明化,但并非每个企业都有柔性供应链整合能力,它极其考验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拍板决策能力、担当和勇气,以及过往诊断过多少消费者需求、有效满足了多少需求。而前者,需要一定的天赋。

彩妆抖品牌的胜利
仍然只是阶段性的胜利
尽管这些彩妆抖品牌在短期内实现了GMV的爆发式增长,但它们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在很多方面“补课”。这不仅是淘天时代“新锐彩妆前辈”们曾经面临过的挑战,也是诸多已经偃旗息鼓的彩妆抖品牌给出的教训。
过度依赖单一渠道,抗风险能力弱
抖音流量成本逐年攀升,且算法规则不断变化,高度依赖抖音的品牌,既面临着利润日渐稀薄的问题,也面临着被新的竞争对手蚕食份额的风险。
相比之下,YSL、兰蔻等外资品牌在淘系、京东、线下专柜等渠道分布较为均衡,即便品牌整体增速放缓,但抗风险能力更强。
但好在,目前几乎所有抖品牌都意识到要多渠道拓展。比如三资堂为了拓展线下,已经确定参加品观2026年的CiE创新展。
品类结构单一,难以支撑长期发展
几乎绝大多数抖品牌的爆发,都是由单个品类支撑起来的,缺乏全品类矩阵的延伸。随着市场竞争加剧,细分赛道将迅速走向饱和,没有第二、三曲线的品牌,很难继续保持高增。
国际品牌如兰蔻、雅诗兰黛,国货品牌如毛戈平等,在护肤、彩妆、香氛等多条线布局,已经能够形成协同效应,用户生命周期价值更高。

产品同质化严重,研发投入不足
当前抖品牌多以营销见长,在原料、配方、工艺等核心研发环节投入有限,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长期来看,缺乏技术壁垒的品牌,可替代性更高。
目前已经有部分抖品牌开始投入自有研发和供应链。比如,三资堂背靠的跑红集团,目前正在大力招聘供应链总监,并启动投资自有工厂。
品牌力尚未真正建立
抖品牌大多仍处于卖货阶段,用户认知更多来自于网红推荐或性价比,而非品牌本身的价值认同。一旦停止投放,销量即面临下滑。
目前,一部分抖品牌如蒂洛薇、修可芙、花间颂等,已经在通过代言人、IP联名等形式打造品牌力。但品牌力打造并不像流量投放一样,是一项立杆见影的工程,而是一个长期沉淀的过程,既需要组织力支撑,也需要一定的财力投入。
把时间线拉长,未来3-5年,这些抖品牌里面能否沉淀下来一些如同彩棠、花知晓、橘朵一样的优质新锐品牌,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问题。你比较看好谁?欢迎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