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欧莱雅的官方声明多次提到NYX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骄人成绩,让人不禁去想,欧莱雅收购NYX是否也是出于对社交媒体因素的考量
文/品观网 陈龙
近日,欧莱雅官方声明已收购美国增长最快彩妆品牌之一的NYX,作为美国本土彩妆品牌,能被欧莱雅相中,其自身实力是毋庸置疑的:有数据显示,在Blind Test(盲测:不加商品标示的测试)中,使用者无法区分M.A.C与NYX的产品,NYX眼影有超过100个颜色,和M.A.C不相上下。另一方面,在欧莱雅的官方声明数次提到NYX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骄人成绩,让人不禁去想,欧莱雅收购NYX是否也是出于对社交媒体因素的考量。
欧莱雅官方声明摘录:
NYX由Toni Ko于1999年创建,Toni Ko一直梦想打造一个高质量、时髦、专业且价格诱人的彩妆品牌。拥有专业的美妆艺术和有效的社交媒体策略以及草根(欧莱雅原话“Grassroots”)市场战略,NYX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彩妆品牌之一,且拥有不断增长的社交媒体消费者群体。2013年,NYX有7200万美元的净销售额,较2012年增长46%,今年的销售额仍在不断增长,截止今年5月31号的12个月里销售额达到9200万美元,同比增长57%。
欧莱雅美国区域执行总裁也直接在欧莱雅官网中做出如下说明:
“NYX是一个非常有活力的公司,在掌控社交媒体(营销)上、电商板块、多渠道营销方面都做了巨量的工作,欧莱雅和NYX都对创新极富热忱,对增强和多元化彩妆市场十分有信心。”
官方的声明中并没有直接表述社交媒体因素是此次收购的考量标准之一,但是欧莱雅在其他品牌的收购声明中也从未这样数次提及一个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突出表现。
欧莱雅的社交媒体运作
2014年3月年欧莱雅新任命首席数字官Lubomira Rochet,正是为了加快关于数字体验、客户服务和技术平台几个方面的数字化转型,欧莱雅自身也在社交媒体上颇下苦功,努力与消费者在网络上做最“亲民”的互动。而事实上,根据 “Sticky eyes”的数据调查,欧莱雅(L’Oreal),纪梵希(Givency)娇韵诗(Clarins)等品牌虽然在化妆品行业中排名靠前,但在社交媒体中的份额相对较低,且社交媒体为其创造的价值也较少。
>>欧莱雅在Facebook上的多个“马甲”
>>欧莱雅facebook宣传
NYX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优良表现
>>NYX在Youtube里一直上传各类视屏,且广受关注
>>Facebook 也是NYX的必争之地
NYX也是“推神”之一:2009年就入驻Twitter,8000多篇推文、高达22.8万的关注者数量;再看欧莱雅的Twitter:近3万推文,关注者却只有18.6万,其中玄机不言自明。
不得不说的是Google+服务已经成为化妆品社交平台的新战场,拥有众多用户的Google打造了G+这样的社交平台,诸多人际网络和最前沿的科技势必吸引更多品牌驻足,而极具社交嗅觉的NYX,早早在G+上开通品牌账户。
至于欧莱雅收购NYX是不是真的出于社交媒体因素,我们不做结论,我们只观察现象。且看欧莱雅在收购NYX后能否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做出新的突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品观传媒版权所有。接受各媒体转载刊登,请提前联系wghong@pinguan.com。转载时必须注明出处,如:原文载于品观网(http://www.pinguan.com/)或原文载于《化妆品观察》杂志,并明确标注作者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