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晚,我参加了一个中国化妆品牌的发布会。
美素,伽蓝集团旗下高端品牌,这次他们是发布一个用来喝的产品,起名叫美素花饮。
支状棕色小瓶装,贴着白色与粉色的标签。
《甄嬛传》里温太医的扮演者张晓龙是当晚的主角。在设置的剧情里,张晓龙可以通过这种饮品,帮助后宫的嫔妃们滋养出花容月貌。
台下,淘宝微淘、网易等直播平台卖力地做着关于张晓龙的直播。粉丝们观看时,一旦产生购物冲动,在手机上点几下,就能在线买点这种产品。
还记得几个月之前,美宝莲通过直播Angelababy赶场和发布会全程,在两小时之内,卖掉10000只口红的先例吗?
没有人知道直播模式能否长青,但一个市场策略积极的消费品公司,是肯定不会放过这个热点的。
在参加发布会之前,我查看了美素品牌的官方微信,阅读量超过了不少美妆意见领袖。
除了卖力做内容,品牌官方微信还常常采用投放朋友圈广告等等活动吸粉,美素的姐妹品牌自然堂的广告就曾出现在朋友圈里。
这是一个高度重视社交媒体的品牌。
光脚、盘腿坐在榻榻米上听发布会,我面前的中式长方矮木桌上,插着梅花与山茶花。
我想起几年前,伽蓝集团创始人郑春影曾在一个小型媒体见面会上透露,美素要做高端品牌,先出彩妆,再进入口服产品领域。
在中国这样一个护肤大国,彩妆不仅使用度不高,竞争还异常激烈。但要成为一个有全面实力的高端品牌,没有彩妆是说不过去的。
美素出了腮红和唇膏等彩妆产品,但在此之后的一步,并没有像欧美品牌那样扩大到全部彩妆品类,而是出了这样一款口服产品。
美素选择的路径,更接近于现代日本品牌。但源头显然来自中国,只有东方人,才会相信以内养外的理论。
欧美化妆品的研发与西方医学、材料科学密切联系。数日前理肤泉防晒产品的发布会上,邀请了协和医院的皮肤科医生。
欧美化妆品在产品成分对皮肤的作用上投入了大量研究,但几乎看不到内服的产品。
走得最远的可能是娇韵诗,这个以按摩产品起家的品牌尝试将护肤品辅之以按摩手法,帮助使用者达到局部纤体的效果。
日本化妆品则不同,在以内养外方面走得比较远的是日本品牌FANCL,FANCL有一款胶原蛋白饮品,已经有了数十年的历史。
你或许早就见过广告照片了,梁咏琪等等一大批女明星拿着棕色的小瓶子,优雅地喝着。
FANCL不遗余力地教育着消费者,要保持肌肤的状态,预防胶原蛋白流失,最好的办法是从内部补充。
美素花饮,正是找来了日本丸善制药,联合开发出来的。在产品成分里,我们看到了茶树花粉、莲子粉、枸杞等等,很能给中国人好感的名字。
化妆品这个行业,中国对外资开放得比较早,也非常彻底,中国品牌早就没有任何垄断性的优势了。
法国、美国、韩国、日本的化妆品让中国公司找不到喘息的空间。中国化妆品公司只能在比较低层级的市场,比较低的价位争得一点份额。
正面进攻欧美品牌不是聪明的做法,因为他们不论是研发还是市场营销,都无比成熟和强大。
中国公司早就意识到要做自己擅长的东西,因而出现了佰草集,相宜本草等以中草药为基石的中国品牌。
如果美素在彩妆领域发动进攻,不论雅诗兰黛还是美宝莲,都是难以企及的对手。选择口服产品,欧美品牌是一片空白,日本对手也寥寥可数。
郑春影不久前曾指出, 70后、80后开始拥有一颗少女心,并不代表世界就属于90后。
所以我们看到美素选择了一条出人意料的成长路径,而没有像许多品牌那样,去追逐年轻化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