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0年前,冒着很大的失败几率,科丝美诗进入了中国市场。由于缺乏可以依赖的大企业,只能选择集中发展中国国内客户。但正因为如此,随着2005年之后国内化妆品市场的急剧成长,科丝美诗成为了业绩第一
文/科丝美诗
香奈儿,,迪奥, 兰蔻,圣罗兰, 植村秀,全世界女性为之疯狂的全球化妆品品牌都含有韩国技术。目前, 科丝美诗已与中国化妆品市场中成爆发性成长势头的前10大品牌有研发合作关系,堪称产业龙头。自2004年进军中国市场以来,连续7~8年平均增长率以50%的速度成长。2013年10月位居奉贤区100强企业第37位。
上海每年都会授于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外国人“白玉兰纪念奖”。9月4号,科丝美诗(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崔京获此殊荣。遥想当年,他带着10亿韩币(约合600万人民币)独闯上海暗下决心“3年内一决胜负”。尽管进军中国市场之前进行了深入的市场分析与策划,但是时间过了两年半之后还没有看到成绩。他感叹地说:“那时候,定好了明确的方向,但是没有办法证实那是正确的,前途一片黑暗。”
中国,一切都是命运使然吗?
90年代后半期,韩国总部海外市场发生问题,崔京时任经营管理部长。尽管对中国一无所知,为了解决问题他毅然来到杭州。他说,当时中国给他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国女性都不化妆”。从这一点他看准了中国市场,亲自设立海外销售部,并于1998年参加了香港美容博览会,从此和中国结下不解之缘。再加上当时在韩国化妆品市场科丝美诗只能算是后起之秀。崔京总经理抱着“成为踏入第二市场第一人”的决心来到中国。
“缺乏”造就了“成功”?
10年前,中国对化妆品的了解比想象中低得多,市场发展的可能性不可预计,失败的几率也很大。当时进军中国的日本化妆品OEM企业也都是绑定资生堂、佳丽宝等日本知名名牌才得以稳定经营下去。虽然失败的风险很大,科丝美诗还是放弃找大企业合作,选择了中国国内市场,集中拓展中国本土品牌。
缺乏可以依赖的大企业也只能选择集中发展中国国内客户。但是,正因为如此,随着2005年之后国内化妆品市场的急剧成长,科丝美诗成为了业绩第一。最近,凭借韩流飓风和企业自身的专业性,科丝美诗不仅受到了国内高级品牌的青睐,也受到了海外化妆品品牌的认可。
用产品和技术作奠基石,用信赖赢得客户
像科丝美诗这样的OEM,ODM企业,比起品牌营销和宣传,产品品质和技术更重要。10年的成长与企业的成功在于和客户之间的‘信任’。“为建立双方的信任,不能计较一时得失”这就是崔京的经营哲学。
进军中国,摒弃韩国观念
想进军中国市场的韩国化妆品企业呈现出上长趋势已经不是一两天了。崔京表示“中国地域辽阔,气候与文化、城市发展程度和居民消费水准千差万别,了解各地区特性是根本。用韩国观念抓住中国市场是不可能的。只了解语言远远不够,要有彻底‘中国化’的决心。”他还强调:“保持本领域的专业性、与韩国本公司的沟通和信赖一定要成为科丝美诗中国发展的基石。”说到这里他打趣地说到在中国艰苦奋战的前3年,韩国总公司老板一次都没跟他问过销售情况。
目前科丝美诗上海工厂有员工1,700多名,广州工厂有员工150多名。上海第二工厂正在准备筹建,以后还会不断扩展。除了中国,去年还在雅加达开设工厂,随着今年年底竣工,美国工厂明年也开始投产。科丝美诗正在向着2017~2018年成为世界第一的目标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