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品观APP,
与化妆品产业一同进化!
搜索

中国美妆品牌弯道超车拐点来了!

2024CiE美妆创新展 蔡杏 记者 ·  2024-03-27
科技创新浪潮正愈演愈烈

社会学家安德鲁·基恩在著作《科技的狂欢》中反思道:「科技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重塑我们的生活。」如今,科技的力量正在触达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人,也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置身事外。

2024年,“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更是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中国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信号。

随着国家对“科技强国”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化妆品行业正进入一个“水大鱼大”的新时代。一场“科技创新”浪潮,正在化妆品行业愈演愈烈。

随着科技成为化妆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科技创新,既要有突破科学边界、跨学科多元合作的「知无域界」的胸怀;也要有“技术为应用而生”、引领产业革新的「行破虚空」的勇气。

基于此,2024年3月27日,以「知无域界 行破虚空」为主题的“2024(第二届)中国化妆品科学家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序幕。大会邀请了一批在科学界、医学界、产业界表现杰出的科学家,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吹响了中国化妆品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科学家大会是什么?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战略》一书中所言,差异性是企业建立起核心竞争优势的核心动力,科技创新又是其重要的推动力。

然而当下,消费市场充满不确定性,叠加监管趋严、流量见顶,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建立核心竞争力,成为每个秉持长期主义的品牌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是可持续创新,二是交叉学科的融合,三是战略定力。”大会上,中国化妆品科学家大会主理人冯文鹏博士,基于对行业的观察给出了答案。

image1.jpeg

中国化妆品科学家大会主理人冯文鹏博士

化妆品科学本就是一门交叉学科,随着生物制造、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氢能等学科领域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的前沿技术被运用到化妆品中,然而,科技创新之路并非坦途,企业仍面临科研创新成果商业转化效率低等难题。

基于这些洞察,中国化妆品科学家大会特邀行业内外的专家和企业家展开思想碰撞,以期突破学科边界,共同探索化妆品行业未来的全新方向。而正是因为有了产学研各个领域的科学家的参与,中国化妆品产业才得以从营销为王的时代走进研发驱动的时代,“我们相信,科学家们的参与,一定能够给予中国化妆品产业更多的动能”。

冯文鹏博士强调,品观举办中国化妆品科学家大会的初衷,就是帮助品牌通过科技创新来建立核心竞争力,“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创新型、开放性以及专业性的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在中国化妆品产业中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让更多中国品牌具有世界竞争力,打造中国化妆品产业里的‘华为’‘比亚迪’”。


科学篇


润米咨询创始人刘润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导致一家企业无法向上发展的天花板,就是科学,“如果科学没有成为你的约束,那一定是因为你离天花板太远”。


第二届科学家大会设置“科学篇”,就是希望打破这层天花板,为国货品牌高质量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陈坚:生物制造打开原料创新新空间


“科技驱动原料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底层动力。”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带来了以《化妆品原料的生物制造》为主题的演讲,在他看来,高成本和技术复杂性限制了许多化妆品原料的工业化,而生物制造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image2.jpeg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


目前,生物原料已成为不少知名品牌的撒手锏,典型如欧莱雅“小黑瓶”、兰蔻“小黑瓶”、雅诗兰黛“小棕瓶”,都以“二裂酵母发酵滤液”为核心成分。


陈坚院士指出,生物制造的核心是合成生物技术,而合成生物技术正赋能化妆品原料打开新空间,“当前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贻贝蛋白、聚谷氨酸等都是国外首次发现并应用,期待创新开发一些具有独特特性的原料,发展护肤美容行业的新质生产力”。


他进一步补充道,合成生物学制造化妆品原料可以更快地进行创新,意味着更快的产品迭代、更强的增长潜力,以及更具想象力的市场空间。


Mohamad Sawan:脑神经研究将颠覆化妆品行业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Mohamad Sawan,则分享了脑神经科学的最新进展,探索其在化妆品科学中的潜在应用。


image3.jpeg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Mohamad Sawan


研究发现,皮肤角质层下分布有大量神经末梢,令皮肤能接收外在环境的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神经组织。也就是说,可将情绪压力、神经末梢和皮肤三者之间相互关联。


“皮肤就像镜子,反映了心理健康对皮肤状况的影响。”Mohamad Sawan院士解释,皮肤老化是一个受污染、生活方式选择以及遗传等内外因素影响的过程,而在心理压力下,大脑会发出信号CRF,从而触发涉及HPA轴的反应,释放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以及类似神经信号,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并影响皮肤修复能力。


基于此,Mohamad Sawan院士得出结论:“脑神经化妆品是护肤的前沿趋势,通过改善皮肤与大脑的链接,带来有效的护肤产品。”具体而言,通过特定的神经递质(NT)途径可以逆转衰老的迹象,即控制表皮和真皮层的皮肤神经感受器,以减少皮肤炎症、延迟衰老等。


金岩:再生医学助力精准护肤迎来新篇章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精准护肤趋势报告》,2023年中国精准护肤行业规模将达616亿,并预计三年后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大关。精准护肤行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


会上,科技部“973计划”与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空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创始人金岩,从再生医学的视角带领现场听众进入精准护肤新纪元。


image4.jpeg

科技部“973计划”与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空军军医大学组织工程研发中心创始人金岩


“衰老的核心是细胞出了问题,而再生医学的核心就是研究细胞的变化,通过技术让功效成分精准至细胞,最终实现细胞自身的再生与自愈。”金岩教授指出,精准护肤有两大核心科学体系,一是基于细胞的皮肤科学研究,二是功效原料智能靶向性研究,而基于再生医学,依托交叉学科,可以推动智能靶向功效原料创新研究与产业化。


据金岩教授介绍,目前佰傲再生已搭建了世界级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平台——皮肤靶向超分子智组装技术平台,涵盖粘复泰®超组装技术、聚贝俪™超组装技术等五大技术,针对性达到成分智能靶向、精准起效、安全作用的目的。


目前,化妆品行业的竞争已上升至原料端,品牌普遍都从技术上发力转型,比如找大学建实验室合作、找原料商做背书、找专业机构做配方等,但多点式资源对接模式,整体效率较低。


针对这一痛点,在金岩教授带领下,佰傲再生颠覆性创新国内护肤产业链,打造了国际领先的技术与产品一站式输出平台——CDMO创新平台,为中国化妆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赋能。


医学篇


化妆品与皮肤科学紧密相连,每一次皮肤科学的进步都为化妆品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消费者需求进阶,医研共创也为「医学级护肤品」奠定了专业、安全、有效的形象。相较而言,「医学级护肤品」更看重上游多体系的交叉研究,通过原料创新来打造自身产品的壁垒。


刘玮:胶原蛋白是抗衰密匙


前空军总医院皮肤病医院院长刘玮介绍,人体内有28种胶原蛋白,皮肤中以Ⅰ、Ⅲ型胶原蛋白居多。其中,Ⅰ型胶原蛋白给皮肤起到机械支撑作用,Ⅲ型胶原蛋白则决定着皮肤的弹性和细腻程度。而从25岁左右开始,胶原蛋白开始以1%的速度逐渐流失,“补充胶原蛋白,是攻克肌肤衰老难题的关键”。


image5.jpeg

前空军总医院皮肤病医院院长刘玮


如何补充?刘玮院长分享了四种途径:一是抗氧化,促进胶原生成,抵御皮肤老化;二是上调HSP47表达,刺激胶原蛋白再生,或上调HSP27表达,保护胶原蛋白稳态;三是抗糖化,通过降低AGEs生成,增加胶原蛋白密度;四是激活细胞自噬,保护胶原蛋白,而自噬激活剂能够抑制MMPs的表达,降低胶原蛋白降解。


刘玮院长补充道,基于国家支持、协会助力,目前化妆品用重组胶原蛋白已制定了不少行业标准,可见国家对重组胶原蛋白研发的重视,“政策利好,胶原蛋白发展前景巨大”。


丁小雷:皮肤屏障修护是护肤关键


皮肤屏障修护作为当前最热门的功效领域之一,亦是不少品牌期望突围的新阵地。


大会上,上海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双聘教授丁小雷,深入阐释了皮肤生理学在皮肤屏障功能护理中的应用。


image6.jpeg

上海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双聘教授丁小雷


“皮肤屏障功能是皮肤健康的基础,是护肤的核心问题。”丁小雷教授介绍,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组织器官,无论是干敏皮还是油敏肌,都跟皮肤屏障受损相关,这就意味着,研究皮肤屏障功能生理机制是开发功效化妆品的基础。


但这并非易事,丁小雷教授指出,皮肤屏障功能受到非常多因素的调控,分子机制非常复杂,而通过对新靶点和新通路的发现,可以助力功效护肤品更精准地表达,产生较高转化价值,“我相信通过技术研究,加强医美和临床的开发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精准护肤”。


产业篇


正如乔布斯所言,“技术不是为工程师而生,而是为应用而生。”即便科技再先进,若无法转化落地,也只能沦为脱离市场的虚幻和自嗨。


当下,有一批企业真正做到了产学研多学科高效协同,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落地,将科研成果真正应用到产品开发、市场策略和消费者体验的实践中。


郭学平:发酵原料是塑造品牌差异化的关键


演讲伊始,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郭学平,用两组数据说明了生物发酵原料的火爆:


image7.jpeg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郭学平博士


一方面,据用户说披露,2023年度功效成分榜单TOP20中,生物发酵原料占比30%,其中烟酰胺跻身第一;另一方面,截至目前的所有备案新原料中,生物技术原料备案数占比达20%,且每年备案数呈增长趋势。


据其介绍,生物发酵原料分为单一物质原料、发酵液类原料,前者包含定向野生菌发酵和合成生物学发酵,后者覆盖了特殊专有菌种发酵产物、植物发酵产物,“相较其他原料,生物发酵原料具备富集功效物质、产生新功效、降低毒性三大优势”。


如今,发酵护肤迈向了新阶段。


1.用各类发酵产物滤液、发酵产物,代替产品成分表中的“去离子水”,已成为当下无水配方的产品思路之一;

2.国家鼓励结合特色植物资源研究开发化妆品,“发酵工艺与中国特色植物相结合,打造中国成分,无疑是国产品牌极具天然竞争优势的底牌”;

3.“发酵成分独一无二,是塑造化妆品品牌差异化的关键。”郭学平建议,品牌可选择与原料商深度合作,定制出具有自家品牌特点和独特功效的发酵液,以此提升产品的独特性和竞争力。


张嘉恒:超分子技术提高功效成分稳定性


“提高功效成分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感,是功效原料改性升级的热门方向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博士生导师、杉海创新创始人张嘉恒表示。


image8.jpeg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博士生导师、杉海创新创始人张嘉恒


据介绍,依托超分子智组装技术平台,杉海创新目前开发了超分子共晶强化技术、NaDES定向萃取技术、生物酶绿色催化技术、超导协同促渗技术、胜肽分级自组装技术等6大应用技术。这些前沿的技术应用,为化妆品企业解决了原料开发的技术难点,针对原料的透皮吸收、稳定性、功效等诸多方面进行提升,同时也大幅降低生物活性物质的制备和应用成本。


例如,杉海创新通过应用双重超分子技术改性虾青素,其将虾青素与甜菜碱组成具有全新超分子结构的「超分子虾青素甜菜碱」,并采用脂质体将「超分子虾青素甜菜碱」进行包裹,组成「双重超分子虾青素」,高效解决了虾青素不稳定、水溶性差、难渗透、生物利用度低、颜色深等问题。


“我们希望通过双重超分子技术,可以为更多难用的活性成分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希望通过我们对材料的不断研究,让更多人了解到超分子的概念。”张嘉恒表示。


潘志:研发不是蛋糕上的樱桃而是蛋糕本身


“今天在中国做化妆品研发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我们有整个产业上游顶级的研发资源在做支撑,中国化妆品研发终于走到了要和世界比肩的历史时刻。”


环亚集团全球首席科学家、肌肤未来全球美白实验室总负责人潘志博士,对中国美妆产业的信心,源于两方面:一是功效护肤在中国发展快速,二是线上生意增长迅猛,且在这样的电商环境下,已形成科学传播生态链。


image9.jpeg

环亚集团全球首席科学家、肌肤未来全球美白实验室总负责人潘志博士


接下来,中国化妆品将往哪走?潘志博士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1.“研发,不是蛋糕上的樱桃,而是蛋糕本身。”一个成熟的化妆品研发,应该是全链路的创新,即始于消费者、终于消费者做全链路的布局。

2.从品牌视角,潘志博士认为,品牌方在整个产业链中,是价值转化的最后一棒,“不客气地讲,任何创新如果最终不能落到产品力的真正提升和品牌力的积累上,它就是无效创新”。


3.“个性化、定制化、数字化、AI智能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全球趋势。”潘志博士指出,面向未来,没有一家公司不是科技公司,“数字化不是个选择题,这是一个无法在传统化妆品企业凭空长出来的能力,需要‘布局’和‘嫁接’。”


4.化妆品是一个有温度的产品,需重视品牌与消费者的深度情感连接、创造感性价值,注重用户体验。


5.价值认同,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责任、目标和未来的竞争力。


6.中式审美叠加中国成分,将成为国货美妆弯道超车的突破点。


贾海东:数字科技助力研发体系升级


“对于研发来讲,如何做到功效和安全的平衡,是很大的挑战。”上海家化科研负责人贾海东指出,流量红利见顶,使得过往企业高举高打的模式,逐渐向理性回归,更加聚焦产品力。与此同时,监管趋严,产品需提供更科学的功效依据,对产品力更加关注。

 

image10.jpeg

上海家化科研负责人贾海东


在此背景下,上海家化选择用数字科技助力研发体系打造。 


具体而言,上海家化从基础研究、应用创新和价值塑造三个维度塑造科技智能:基础研究是智美时代的重要基础,通过产学研医等创新合作,打造技术壁垒,加速技术落地;在应用创新维度,从原料、配方、工艺以及包装设计方面进行多维度创新;价值塑造维度,主要依据大数据和AI算法,了解消费者的体验,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上海家化一直秉承安全、功效平衡之美的体验,我们通过数字化赋能,打造一系列的方法论。”贾海东举例,为了让产品的功效被感知和理解,上海家化建立了从原料筛选、功效评估、体外测试、人体测试到最终的临床测试一个全链路的闭环,并开发了很多自主的专利模型,以快速筛选功效的成分。


此外,上海家化也一直致力于加强医研共创,“医生是最了解皮肤的高认知人群,我们将这些皮肤科医生引入到我们的体系里面,可以给我们很多建设性的、专业性的意见。” 贾海东以玉泽为例,基于医研共创,对敏感肌细分人群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成为国货标杆品牌。 

 

吕尚谦:益生菌发酵打造功效成分


当下,微生态护肤概念异常火热,其核心开发方向为益生菌、益生元、后生元,其中益生菌护肤更是被视为蓝海,吸引众多入局者。


上海仙萃原料研发总监、台湾嘉南药理大学化妆品系教授、台湾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博士吕尚谦,以《借助益生菌发酵结合皮肤微生态发挥中国成分优势》为主题带来了精彩分享。


image11.jpeg

上海仙萃原料研发总监、台湾嘉南药理大学化妆品系教授、台湾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博士吕尚谦


相比传统发酵,吕尚谦教授更推崇的,是益生菌发酵,其有两大优点,一是可保留被发酵原料的味道,并呈现淡黄色,大幅改善发酵液的颜色及气味;二是益生菌发酵液主要酸性成分为乳酸,其刺激性低,可以温和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


“益生菌发酵的最主要目的,是制造功效性成分。”吕尚谦以糖苷为例,形象地描绘了发酵的过程:一个糖基相当于一层衣服,这些“穿衣服”的苷类,功能相对较小,发酵的过程就像一件件脱掉这些衣服,只有脱掉后,它们真正的生物活性才会显现出来,然后通过发酵提取的方式,将其应用于化妆品中。


据吕尚谦介绍,微生态护肤是以皮肤微生物菌丛平衡为目标的护肤方式,而益生菌护肤的功效主要是调节皮肤菌群平衡,“我们希望借助益生菌的发酵,结合皮肤的微生态,做好皮肤的保养,以这个为目的,来发挥所谓中国成分的优势”。


作为美妆产业创新高地,2024CiE美妆创新展于3月27日-29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聚焦美妆行业的新技术、新美学、新品牌、新渠道,以美妆创新策源地的角色,呈现美妆产业未来趋势。

点击进入展会专题页,了解更多现场精彩内容。



【版权提示】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品观网/品观APP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对本站其他内容有授权需求,请联系meiti@pinguan.com。
沈意颖杨晓峰李杏娄华东...   等1818人看过此文章

参与评论(0)

登录后参加评论
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发表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
品观网

蔡杏

记者

最新会议

全部会议

2024CiE美妆巡展·福州站

2024/05/29-29

福州闽江世纪金源大饭店

广告
品观APP
  • 品观新闻
  • 品观找货
  • 品观知识
下载品观APP,与化妆品产业一同进化!
广告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9 品观科技版权所有 / 鄂ICP备17026809号-1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33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