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月25日),2025(第六届)中国化妆品年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越秀万豪酒店举办。本次年会以“增长的答案”为主题,主论坛上,红之品牌创始人兼总经理王杰带来《“红之”的增长之道》的主题演讲。

“商业的本质我还没完全了解,但增长答案,或许就藏在‘求真’之中。”演讲开场,王杰以一个谦逊的年轻创业者姿态,与大家共同探讨增长的答案。
一、在细分赛道里做深价值,而非在红海市场里抢份额
为何All in清洁赛道?王杰引用成都武侯祠的名联“不审势则宽严皆误”来阐释:“如果你没抓住趋势,做多、做少、做快、做慢都可能是错的。”
在他看来,清洁是护肤的第一步,是“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的绝对刚需,且效果立即可证,无需像美白、抗老等功效产品一样,等待三个月乃至半年才会有明显效果。
这个看似拥挤的赛道,存在着巨大机会:“行业二三十年,其实只解决一个问题:如何更温和地洗干净。”王杰指出,这正是红之切入的基点。

“所有的创新,都来自于找到‘真’需求。”王杰引用营销大师科特勒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求“真”的关键在于挖掘用户“无法清晰表达”的潜在需求。
他以“身体美白”为例: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女性表达需求相对含蓄,“身体美白”背后,真实诉求是触摸时的柔滑感、皮肤的含水量与抛光度、没有瘢痕皱纹和起皮,这本质上是“健康元气皮肤”的象征,但消费者不会清晰的表达这些需求。
满足需求是基础,但能科学地拆解并满足‘真’需求,才是品牌构建壁垒的关键。
二、增长的路径:聚焦、细分、精研、共生
基于对趋势和需求的判断,王杰分享了红之品牌实现盈利与发展的三条核心路径。
1. 聚焦:通过专注,实现专业;构建新知,深耕心智
红之成立五年来,始终聚焦清洁。“在绝对体量上我们虽小,但在赛道专注上,我们当之无愧。”王杰表示。
他认为,增长离不开“全域渠道+深耕心智”双轮驱动。全域渠道是传递价值,深耕心智是传播价值。
2. 通过细分实现精细化:宽赛道窄化,窄赛道宽化
宽赛道窄化:例如聚焦“天然植物”大概念,必须找到一个小切口切入,而非贪多求全。
窄赛道宽化:例如“清洁”赛道看似很窄,可通过人群肤质、使用场景、产品剂型、产品价位、使用功能、身份分区等进行细分拓展,做深做宽。
3. 产品是品牌的载体,品牌是产品的灵魂
“产品是品牌最重要的物质载体,”王杰强调,“品牌说得天花乱坠,最终要看产品做得怎么样,消费者是否愿意用人民币投票。”
他将产品比作“种子”,品牌内核与品格决定了它能否长成参天大树;而营销只是“种子的运输、挖坑与松土”,虽重要,终究是外功。
三、产品实战:从洁面到卸妆,靠“真体验”破局
红之从洁面起步,现已拓展至卸妆、个护。目前,GMV最高的卸妆线,正是基于对用户“以油养肤”趋势下真实痛点的洞察。
早期卸妆油普遍厚重、难乳化,导致闷痘、残留油膜感。为此,红之开发出“小蛮腰”卸妆油,主打轻薄肤感,彻底解决残留问题。

红之坚持不通过偷工减料降本,而是通过“双重集约化”(生产端与原料端的集约),构建成本优势。“正因聚焦清洁,核心成分可复用,采购规模越大,成本优势越明显。”王杰透露,去年下半年推出的个护线(洗发水、沐浴露),几乎零推广,今年销售额已破亿,验证了母品牌心智延伸的有效性。
演讲最后,王杰总结道:“产品价值决定生存,用户价值决定规模,行业价值决定高度。”他表示,产品是品牌与消费者连接的唯一物质载体。2026年,红之将把“用户战略”提升至公司层面,真正践行“以消费者为本”。
第六届中国化妆品年会由化妆品观察、CiE创新展联合主办,伟博海泰、杉海创新、Latop立道集团、乐美达生物战略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