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CiE美妆创新展App”
与化妆品产业一同进化
搜索

关于增长,吕义雄/黄锦峰/唐毅等20+行业大咖给出了答案

2025(第六届)中国化妆品年会 化妆品观察  ·  2025-11-26
增长的答案,不在某个金句里,而在扔掉旧地图、扬帆新大陆的行动里。

当时代的大潮冲刷向每一片商业的滩涂,美妆的航船也驶入了一片未知水域。

往前三十年,每一轮美妆周期都有属于自己的“造富逻辑”:1990年代靠制造筑基,2000年代以渠道为王,2010年代借流量红利。近五年,行业迈入新的生命周期,“下滑”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增长”反而变成了稀缺能力。

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只有理解新周期的运行逻辑,才能在行业跌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增长路径。

迷雾之中,屹立潮头的美妆企业家、品牌主理人、投资人作为一个更具生长韧性的群体,有着远超常人的洞见。这种洞见,不仅源于躬身入局的实战经验,更来自于对当下及未来的清醒认知。

今日(11月25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越秀万豪酒店举办的2025(第五届)中国化妆品年会上,上美股份创始人兼CEO吕义雄,逸仙电商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锦峰,上海家化美妆事业部总经理陈旻,百雀羚生物医药CEO李衡,彩棠TIMAGE品牌创始人、明星彩妆大师唐毅等重磅嘉宾齐聚一堂,围绕“增长的答案”这一主题,分享了他们如何远眺高飞,以及落地实践。

这场年末盛会,不仅吸引3000+观众亲临现场,线上直播观看人数也达到1.8万+。窥一斑而知全豹,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行业人士对“增长答案”的渴望原来如此强烈。

邓敏:

做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品观董事长、CiE美妆创新展创始人邓敏

市场寒意弥漫,我们仿佛被困在一个增长的迷宫里。不确定的消费信心、国际局势,确定的价格战、同质化的产品,日益昂贵的获客成本、瞬息万变的渠道变革让我们从过去狂奔的洪流中停下来。

悲观让我们直面现实,乐观让我们义无反顾。做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或许正是此刻最好的选择。

我们的乐观源于历史:回望三十年产业波澜,每一次困境都是新生的起点。从渠道为王到品牌时代,每一次困局都催生了更强大的企业与更成熟的生态。

我们的乐观也源于视野:从媒体思维迭代至产业思维,我们以整体性思考,系统性钻研,创新性突破的方式审视全局。

我们看到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升级;中国品牌也正以创新科技与文化叙事,在全球市场塑造独特的C-Beauty形象。

历史告诉我们,近三百年的经济奇迹,根源在于一种开放、协作、乐于实验的“增长文化”。当下,中国美妆产业正从流量驱动的“量的扩张”转向价值驱动的“质的跃升”,要实现这一跨越,同样需要构建一种新型产业文化。

品观愿与各位一道,在力所能及之处,共同浇灌“科学求真、企业向善、品牌致美”的产业生态,共同绘制更加壮丽的产业未来。

吕义雄:

规模必须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上

上美股份创始人兼CEO吕义雄

上美股份创始人兼CEO吕义雄以其独特的经营哲学,带领公司走出了一条可持续的增长路径。他认为,企业的持续增长源于三个核心支柱:有质量的规模、激活的组织机制,以及清晰的战略布局。

首先,上美追求的是有质量、可盈利的增长。从主力品牌韩束到第二梯队的一页、安敏优等,每个品牌都必须具备独立盈利能力。2025年,上美预计实现税前销售额超100亿元,纳税约12亿元。2030年,上美规划做到300亿。

其次,上美将“激活组织”视为增长的核心引擎。 吕义雄专注于四件事:战略规划、项目立人、利益分配和人才建设。他提出“顶级人才是资产,不是耗材”,并通过创新的激励机制,计划在5年内让每一位营销副总裁年收入达到3000-7000万元。

第三,上美通过多品牌裂变和全球化开辟新增长空间。公司将在化妆品全领域布局,采取“1个副总裁管1-3个品牌”模式,目标是未来5年同时驱动30-50个品牌。在出海战略上,坚持“出海出文化”的理念,将在中国市场经过验证的成功模式和核心人才输出至东南亚市场,并在当地建厂,确保持久作战能力。

黄锦峰:

连续4个季度增长背后的3重成长

逸仙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锦峰

2022年,逸仙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锦峰率逸仙集团发起“二次创业”,从运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目标是成为“世界级美妆创新先锋”。如今3年过去,逸仙集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单季度营收同比大涨47.5%,连续四个季度实现正增长。

黄锦峰分享了逸仙集团近年的三重“成长”:

打造全球研发体系,以科技驱动产品创新,回到用户价值创造的原点。过去3年,逸仙集团搭建了“1-3-4-6-20”研发战略(1个全球中心、3大自研中心、4大研究方向、6大共建实验室、20+国际合作),覆盖基础研究到产品落地全链条;更通过Open Lab联动高校、医院共建实验室,建立了“端到端”的体系,提高成果转化。

重塑多品牌运作体系,更精准满足用户细分需求。从“单一彩妆”到“护肤营收占比过半”,逸仙集团完成了多品牌构建,目前旗下有6大主要品牌,其中3个彩妆品牌:完美日记、小奥汀和PinkBear皮可熊;3个护肤品牌:DR.WU达尔肤、法国科兰黎、EVE LOM。

构建有韧性的学习型组织,聚焦人才成长。2021年,逸仙集团增加一条新价值观“Keep Young,Be Happy”,让团队在热爱中做用户洞察与创新,实现自我成长与回报。现在,逸仙集团团队已经从“冲得快”阶段迈向“走得远”阶段。

陈旻:

上海家化的4个聚焦、3条增长路径

上海家化美妆事业部总经理陈旻

作为一家百年民族企业,上海家化如何持续保持增长动能?

上海家化美妆事业部总经理陈旻提出,林小海董事长加入上海家化后,提出了“四个聚焦”战略,即聚焦核心品牌、聚焦品牌建设、聚焦线上、聚焦效率。这些战略选择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品牌和品牌建设。但今天谈答案为时尚早,他更愿意跟大家分享的是增长的路径。

第一个路径,是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以玉泽品牌举例来看,作为医研共创品牌,早在2003年,玉泽就与瑞金医院正式开始产品的联合研制,但直到2009年,玉泽首款产品“皮肤屏障修护身体乳”才面世。

第二个路径,是回归来时的初心。上海家化旗下的佰草集,诞生于1998年,遗憾的是,佰草集走着走着就迷路了……后来,公司做了一个大胆且痛苦的决定:回归佰草集的初心,回归“美自根源养有方”的理念。

第三个路径,是传承。百年高端国货雙妹诞生于上海,品牌历史可追溯至1898年,承载着浓郁的海派摩登风情。近来,品牌和上海的五康路、外滩等开展了大大小小数十场快闪等活动……

“四个聚焦”战略下,上海家化的增长也有了数据回响:今年一二季度均是两位数高增,到三季度已是倍数级增长。

李衡:

入局医美是传统品牌破局的关键

百雀羚生物医药CEO李衡

在流量红利见顶、产品同质化加剧、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传统美妆品牌如何突破增长困局?“国妆之冠”百雀羚给出了一个清晰而坚定的答案:入局医美。

为何选择切入医美赛道?百雀羚生物医药CEO李衡解释,一方面在于市场存在巨大增量空间,另一方面则在于传统护肤品在抗衰老、问题肌根治等方面存在功效天花板。 

据李衡介绍,为了构建“妆械药三体合一”的完整生态,百雀羚已做足了准备:科研端,汇聚了诺奖得主领衔的顶尖团队;产品端,拥有从医疗器械注册到国药准字号的全资质布局;团队端,汇集了来自中科院、清华、艾尔建等机构的千人级核心人才;渠道端,依托过往优势,实现了对公立医院、社区医院等专业渠道的全面覆盖。

“我们要交付的不再是单个产品,而是覆盖术前、术中、术后的完整解决方案,真正实现从‘表面护理’到‘根本解决’的升级。”李衡表示,百雀羚从“妆”到“械”的转型,是一次基于深刻行业洞察与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的战略升维,未来医美赛道属于那些能真正解决用户需求、构建全链条竞争壁垒并顺势而为的品牌。

李和伟:

一切增量都来自变量

伟博海泰集团创始人李和伟

伟博海泰集团创始人李和伟认为,“变”是真正适应行业环境和实现企业发展最核心的动力,也是当下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

他预测,未来化妆品行业的商业模式,将实现从“成分宣传”到“效果付费”的转型。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越来越多的技术解决方案在做相应的布局,而伟博海泰也将强化“技术+检测”双支撑,适配未来效果付费商业模式。

在他看来,以消费者为导向,通过冻干技术实现成分保护、减少防腐剂乃至杜绝防腐剂的添加,再通过能量导入协同增效,并提升检测投入与能力,保证功效数据的真实性,最后结合内服外用全面解决消费者需求,是未来整个化妆品的方向。基于未来十年的洞察,伟博海泰的目标是,变成“大颜值经济”的基础建设之一。

过去,科技变量已成为销量杠杆,赋能很多品牌打造出现象级产品。由此他总结到,一切的增长都来自于变量,未来,只有以革命者的心态,以彻底“变”的心态来进入这个行业,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唐毅:

品牌=专业产品+独特美学

彩棠TIMAGE品牌创始人、明星彩妆大师唐毅

2019年,彩棠与珀莱雅正式达成合作,品牌迎来了高速增长的关键节点。如今,彩棠已成为拉动珀莱雅业绩增长的第二大动力:2024年,品牌全年营收11.91亿元,同比增长19.04%。

高增长之下,是彩棠TIMAGE品牌创始人、明星彩妆大师唐毅对“做品牌”的深刻理解。

在他看来,品牌=专业产品+独特美学,“专业带来信任,它让消费者在决策购买链路里变得更简单、更直接,更长久。独特的品牌美学则能撬动品牌更广阔的未来。”

从明星化妆师到彩棠品牌创始人,数次捕捉到时代发展脉搏的唐毅,也敏锐发现了下一个时代红利即将到来——品牌出海。

“虽然中国品牌出海路还漫长,可能至少还需要十年的时间。但面对出海,国货品牌完全可以携手共行,一起去探索出海的方式,把中国美带向世界。”唐毅如是说。

他坚信,品牌的增长之路,就像中国的山水画中,云雾缭绕的山峰之间,藏着的那条细细的小路,通向山顶。

华玉锋:

出海不是单纯卖货,而是扎根

知美集团总裁 AB.LAB品牌创始人华玉锋

在国内日益内卷的背景下,出海正成为品牌寻求增长的重要方向。

知美集团总裁、AB.LAB品牌创始人华玉锋指出,当前,品牌出海成功率不足10%,出海并非简单的跨境卖货,而是需要扎根当地,实现从产品输出到品牌落地的全面进化。

随着TikTok等全球化平台的发展,中国品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出海机遇。TikTok在东南亚市场已成熟,美国、日本、巴西等市场也逐步开放电商功能。与此同时,全球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知正在重塑。

华玉锋将出海分为三个阶段:产品力与供应链是基础,却易陷入价格战;内容力是中国品牌独有优势,强内容可直接转化为生意;最难的是品牌力出海,目前美妆类认可度仍落后于日、欧美,但3C、家电已证明可行。  

结合越南实战经验,华玉锋总结出成功出海的三大底层逻辑:其一,出海是一把手工程,老板必须亲自扎根;其二,本土化是关键,需要深入了解当地文化、法律和消费者习惯,并建立标准化流程以应对执行偏差;其三,长期主义,出海不是赚快钱,而是抢占“类目第一”的战略窗口期。

“出海不是漂洋过海去卖货,而是带着中国品牌的自信走向世界。当中国品牌赢得全球消费者的喜爱,才是我们这一代品牌人的第二曲线。”华玉锋强调道。

曾锦盛:

医美/长寿/情绪/生物技术是护肤趋势

英敏特全球美容与个人护理洞察副总监曾锦盛

展望未来两年,英敏特全球美容与个人护理洞察副总监KinShen Chan曾锦盛建议从以下3个方面把握护肤创新趋势:

通过医美级创新和专效输送系统,提高护肤功效。消费者寻求专业知识和活性成分,会优先考虑投资美容产品,如医美项目和关键成分主导的护肤品。品牌要优先考虑支持微生态和屏障增强配方,利用医美级活性成分,创新输送系统,确保产品不仅性能良好,而且效果强大,提升消费者偏好和忠诚度。

利用生物技术,将高性能与可持续性相结合。消费者对生物技术成分越来越感兴趣,但也要从可持续宣称中获得清晰的信息。品牌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在经验证具备卓越功效的性能驱动配方中,融入可持续生物技术,除了可持续性之外,还能满足消费者最重视的需求。

通过长寿、情绪健康和口服产品创新实现“健康化”护肤。护肤领域的长寿概念前景可期,但如果缺乏可靠的临床证据和可见效果,品牌可能失去公信力。投资科研对于维持消费者信任和实现长期增长至关重要。消费者不仅重视长寿,也重视生活质量,因此,品牌可以利用神经医学美容产品来促进情绪健康,并通过口服产品创新来促进细胞健康,从而实现差异化。

杨春林:

2030年国内气雾剂化妆品产量有望达9亿支

Latop立道集团董事长杨春林

从2006年出口欧美香氛喷雾,到2018年转型为国内气雾剂化妆品ODM,立道集团已成为该领域年产量与出口量领先企业,2021-2025年连续四年稳健增长。董事长杨春林直言,成绩并非“运气”,而是以“正信”为核心,靠深度研发、极致产品、长期主义三大支柱筑牢根基。

支柱一:深度研发

气雾剂赛道“窄而深”,技术复杂度高。立道以“配方×结构×给药方式”为核心,推出多项创新技术。例如,针对防晒场景开发的微米级雾化、360度阀门及快速成膜技术,实现“秒速防晒、免涂免洗”的体验,成为现象级单品。杨春林透露,2026年将推出突破性防晒方案。

支柱二:极致产品

以定妆喷雾为例,团队通过气雾剂技术与微孔网膜创新,解决了传统产品水珠大、易堵塞、肤感闷的痛点,打造出第二款S级单品,奠定了信任基础。

支柱三:长期主义

气雾剂行业高门槛、重资产、强监管。立道以稳定的交付、严苛的安全标准与持续创新,坚守对品牌的长期承诺。杨春林指出,2024年国内气雾剂化妆品产量为4.5亿支,他预测,2030年有望翻倍至9亿支,2035年达13.5亿支。

“立道有一个追求,用气雾剂技术将所有个人护理产品重做一遍。”杨春林强调道。

程传明:

以“五大热爱”重塑男士护肤新范式

梦尔达集团总裁、海洋至尊品牌创始人程传明

梦尔达集团总裁、海洋至尊品牌创始人程传明认为,海洋至尊取得增长,源于“五大热爱”,它们共同构成了品牌的价值体系与行动指南:

科技硬核:针对中国男士肌肤特性,专研新一代能量控油技术AMPK OIL-LOCK™ ,通过激活细胞控油通路,从根源抑制皮脂分泌,实现安全、高效、不刺激、不拔干的护肤体验。 

潮酷美学:围绕功效、社交、海洋等元素,打造兼具运动感与高级感的品牌美学,“让男性用户在使用和分享产品时感到自然、自信,从而提升品牌的情感附加值。”

创新需求:围绕新一代中国男士生活方式,海洋至尊构建了多品类、全商品的产品矩阵,并打造了三棱镜洁面、水律保湿舒缓焕能霜等爆品,“海洋至尊致力于为新一代男士提供一站式护理解决方案。” 

兴趣内容:与新一代消费者沟通,通过专业成分解读与科学控油原理讲解,建立信任基础;再借助潮流达人的深度使用与真实评测,实现内容破圈与全平台爆发。

国货之光:“对于海洋至尊而言,国货崛起已不再是一个口号,它更是一种责任。”如在《人民日报》举办“2025男士控油科技技术交流大会”等,均彰显了品牌以权威、严谨姿态推动行业发展的决心。

“我们始终致力于推动中国男士活得更自信、更自在、更有型,让每一位男性都能在理容与护肤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状态。”程传明如是强调。

王玉玲:

未来属于“机制驱动”的精准护肤

乐美达生物皮肤科学研发科学家王玉玲

在一个全新的市场结构中,我们是否还在用“旧地图”寻找“新大陆”?

乐美达生物皮肤科学研发科学家王玉玲表示:“过去‘成分党’曾带我们增长,但现在,这张‘旧地图’正把我们带向同质化、价格战和信任危机的囚徒困境。”

因为,一旦消费者开始问“为什么没用?”时,过去基于成分列表的商业模式,增长动能就已经衰竭。下一个阶段,品牌们必须回答一个更底层的问题:“为什么有效?”

王玉玲给出的答案,是转向“机制驱动”的精准护肤。基于此,乐美达打构建了一套可复制的科学方法论,将“为什么”变成了驱动增长的科技引擎。

其中,精准问题解决方程式:P = (nHA + X + Y) × T,作为打开全新的“地图”的钥匙,回答了“为什么有效”这个核心问题:

通过“(nHA+X+Y)”,可以实现“多靶点协同”与“精准量效”,构建解决方案的广度与精度。通过“T”,建立 “高效传输体系”,赋予了解决方案穿透力与递送效率。最终,得到的“P”,不再是一个模糊的公式,而是一个可推导、可验证、高效安全的精准问题解决方案。

“这不是一个营销概念,而是一场从‘营销价值链’转向‘科研价值链’的深刻变革。”王玉玲如是说。

张嘉恒:

AI正在推动产业升级迭代

杉海创新创始人,哈工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嘉恒

杉海创新创始人张嘉恒认为,AI正在推动化妆品行业升级迭代。

据统计,已有20多家化妆品企业加码AI领域,其中不乏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奇华顿、上海家化等国内外知名美妆企业。目前,杉海AI+材料开发平台,也正在揭开材料革新的新范式。

张嘉恒介绍,杉海创新在AI上的布局具备几大优势:1.全球首创AI驱动超分子新材料研发体系;2.加速研发进程;3.推动技术创新;4.AI驱动超分子全链路开发引擎。并指出,AI技术正贯穿原料研发各环节,实现研发效率的指数级提升。

同时还表示,要寻找增长,原料和创新技术的“出海”也必须予以重视。基于海外的市场空间,杉海创新的AI超分子技术,正以创新反“内卷”,成为增长的“新范式”。成果包括:凭借技术优势,获欧莱雅战略投资;赋能理肤泉全新超分子系列产品;超分子原料亮相法国获INPD国际创新原料奖;与巴黎欧莱雅、OLAY、欧珀莱等建立合作;超20篇学术成果亮相IFSCC;60+篇学术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超分子技术及产品在全球展览展会备受青睐等等。

目前,杉海创新正在寻找海外技术的合作方,包括一些全球原料的分销合作伙伴,未来,也可以跟国内的品牌建立一些深度出海的合作。包括核心原料的共创,甚至平台的共创等。

王杰:

小切口,也有大未来

红之品牌创始人兼总经理王杰

为何All in清洁赛道?在红之品牌创始人兼总经理王杰看来,清洁是护肤的第一步,且效果立即可证。这个看似拥挤的赛道,存在着巨大机会:“行业二三十年,其实一直在解决如何更温和地洗干净的问题。”这正是红之的切入点。

基于对趋势和需求的判断,王杰分享了红之品牌实现盈利与发展的三条核心路径:

其一,通过专注,实现专业。全域渠道是传递价值,深耕心智是传播价值,增长离不开“全域渠道+深耕心智”双轮驱动。

其二,通过细分实现精细化:宽赛道窄化,窄赛道宽化;

其三,产品是品牌的载体,品牌是产品的灵魂。

所有的创新,都来自于找到‘真’需求,求“真”的关键在于挖掘用户“无法清晰表达”的潜在需求。红之通过“双重集约化”(生产端与原料端的集约),构建成本优势,实现个护线几乎零推广便销售额破亿,用实战验证了其“求真”理念的可行性。

产品价值决定生存,用户价值决定规模,行业价值决定高度。产品是品牌与消费者连接的唯一物质载体,2026年,红之将把“用户战略”提升至公司层面,真正践行“以消费者为本”。

李励:

价值配方是驱动品牌增长的内生力

浴见品牌创始人李励

“身体护理全场景品牌”浴见的创始人李励表示,日本社会学家三浦展提出,“我们正在从第三消费时代迈向第四消费时代。”消费者从“用消费证明更强”转向“轻松享受自我”,消费动机则从“目的正确”转向了“价值正确”。

基于这一消费趋势洞察,李励也非常认可《品牌通识》中关于品牌的定义:“品牌是特定消费者的特定价值的共识”。浴见据此提炼出了一套“价值配方”:50%功能+35%情绪+15%文化。

功能价值上,浴见聚焦身体护理全场景,将工具、香氛、护理油等产品作为场景化载体;

情绪价值上,细分为“感官唤醒”与“心理投射”两部分,以今年11月开业的浴见上海首店为例,以“一个人的自由浴室”为主题,店内通过原木色空间、树木香氛、可触摸浴刷等设计,打开用户五感;心理投射上,则瞄准当代人焦虑情绪,通过产品传递“热水接住疲惫”的具象化松弛感。目前开业仅3周,入会率高达100%。

文化价值则是增进信任的关键切口。浴见提出“身体即自我,身体即自由”的哲学主张,将身体护理与女性自我觉察关联。例如,泡浴系列以“用热水接住生活的疲惫”为主题,礼盒“Enjoy The Friday Night Spa”则强化“周五夜晚自我疗愈”的场景联想,实现功能、情绪与文化的叠加表达。

顺为资本/C咖/独特艾琳/蒂洛薇/阿芙共聊:

如何寻找确定性增长?

当行业内都在探寻“增长的答案”时,确定性增长显得尤为稀缺。功效已成为标配的今天,什么才能带来真正的增长?一场圆桌对话揭示了多元的路径。

从左至右依次是「美妆内行人」创始主编寒笑、顺为资本合伙人张志坚、C咖联合创始人Nikita、独特艾琳联合创始人Yuki、蒂洛薇创始人张月、阿芙CEO孙乙丹

顺为资本合伙人张志坚指出,当前美妆行业过度“内卷”。但从投资人视角看,投资也是投人,务实、值得信任的创始人,仍能得到沉淀与增长。

C咖联合创始人Nikita强调品牌“人群资产”是关键。她认为,行业热点从植物护肤转向功效护肤,未来情绪护肤可能崛起,但核心始终是找到对的人群。C咖押注油皮护肤,正是人群资产支撑其基础研究、产品创新与业绩规模。

独特艾琳联合创始人Yuki提出行业如今的“融合”趋势,其中之一便是产品与生活方式融合。而独特艾琳正是因为满足用户对美好生活方式的向往,将产品作为爱、独立与自信价值观传递的载体,才取得增长。

蒂洛薇创始人张月则强调“回归用户需求”。蒂洛薇在产品数量上并不盲目求多,毕竟产品创新不是去制造用户的伪痛点,而是回归真实场景,挖掘真实需求。

阿芙CEO孙乙丹认为,增长确定性存在于没有竞争或竞争较少的地方,如线下单品牌店、shopping mall和私域这些直接跟用户见面的渠道,仍是未被充分开发的宝藏之地。

以上观点,也与主持人「美妆内行人」创始主编寒笑Ray的倡议产生了共鸣。他表示,美妆行业正迈入感观时代,“观”即价值观。充满变量的市场中,品牌具有独特的价值观,且更关注用户情绪、体验等多个维度,才能找到增量的归宿。

【版权提示】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品观网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对本站其他内容有授权需求,请联系meiti@pinguan.com。
...   等402人看过此文章
点击加载更多

最新会议

全部会议

2025CiE美妆巡展·郑州站

2025/12/12-12

郑州美盛喜来登酒店二楼中原大宴会厅&美盛宴会厅

广告
CiE美妆创新展App
领先的化妆品供需对接平台
下载“CiE美妆创新展App”
与化妆品产业一同进化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9 品观科技版权所有 / 鄂ICP备17026809号-1 鄂公网安备42010602003314号